2025-11-27 10:06:44 | 来源:怀集县融媒体中心
自2023年入选广东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以来,怀集县蓝钟镇古城村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通过人居环境整治、特色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升级三措并举,在短短两年间实现了乡村面貌的深刻变革,成为粤西北地区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本。
人居环境做“减法” 古城村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创新实施“五级包干责任制”,将25个村民小组划分为5个责任点,由镇干部与村干部联合组建专班,逐村逐点制定整治清单。截至目前,全村累计拆除泥砖房735间,率先完成清拆任务,彻底整治长期存在的“脏乱差”问题。同时,通过建设100余个“四小园”、完成150余栋房屋外立面统一改造,并连续两年规模化种植绿化树木超3700株,昔日的杂乱角落变身点缀田园的微景观,村居环境实现从“局部美”向“全域美”的升级,村容村貌实现质的飞跃。 特色产业蓄动能 自2024年以来,古城村围绕“强村富民”目标,推动产业多元化布局。由村集体企业牵头建设的“岳山牌”灵芝种植基地、香砂种植项目相继落地,废弃果园变身香砂种植区,林下经济蓬勃发展。岳山茶、岳山灵芝等本土特色产业通过品牌化运营持续增值,谋划中的矿泉水项目进一步拓宽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蓝钟镇古城村党总支书记植日伟介绍:“灵芝基地不仅发挥示范作用,更将带动村民参与种植,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项目攻坚提质 以“百千万工程”为引擎,“十四五”期间古城村谋划的9个重点项目已完工6个、在建3个。岳山旅游服务中心配备功能室、医疗室等设施,驿站停车场与观景平台同步投用;蓝钟墟镇至岳山林场公路沿线种植宫粉紫荆、凤凰木500余株,形成四季常绿的生态廊道;白郎、连塘等自然村精品化建设进度过半,力一、力二、力三组人居环境整治完成80%,中央农村综合改革项目推动入户道路硬底化与房前屋后绿化覆盖率达85%。此外,从古城牌坊至岳山林场的柏油路改造工程,提升了交通品质。 古树乡愁融振兴 围绕百年红锥古树保护,古城村实施了根竹塘等区域的环境提升工程,将生态资源与乡愁记忆深度融合,打造兼具文化底蕴与休闲功能的乡村公共空间。植日伟表示:“我们不仅要让村子美起来,更要让村民留住根、记住情!” 如今,蓝钟镇古城村以“环境美、产业兴、设施强、人文润”的实践,为粤西北地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下一步,古城村将继续深化“百千万工程”,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长效路径,谱写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怀集县融媒体中心怀集发布微信公众号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布:怀集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姚丽娟、陈本康 编审:李梁源 校对:李昊 审核:陈友
村容村貌展新颜
“岳山品牌”激活山林经济
“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生态文化双赋能
没有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