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6 17:17:10 | 来源:怀集县融媒体中心
谁能想到?五年时间,怀集用一片田、一篮菜、一头猪,推动现代农业产业稳步发展,农业产值达到186.5亿元!
作为“岭南蔬菜之乡”,这里不仅有7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超百家示范经营主体,更藏着数字改革赋能乡村、三产融合激活动能的振兴密码。“十四五”期间,从粮食稳产到产业提质,从人居焕新到集体增收,怀集农业的每一步跨越,都彰显了硬核实力——这份亮眼成绩单,藏着太多值得细品的发展智慧! “十四五”期间,怀集县农业农村发展蹄疾步稳。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2020年的154.2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86.5亿元,增幅约20.9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构建,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五年来,怀集县始终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稳步增强。与“十三五”末期相比,2024年粮食播种面积达74.03万亩,产量29.5万吨;蔬菜种植面积增至27.43万亩,产量72.83万吨,增幅分别为30.8%和20.4%;水果、生猪等产业也实现稳定增长。农业机械总动力增加至56.85万千瓦,科技装备支撑更为有力。 在稳定产量的同时,怀集着力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成功创建丝苗米、蔬菜、生猪等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累计培育各级农业龙头企业58家,县级以上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超百家。“怀集味道”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7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9个、“粤字号”农业品牌13个,绿色、有机等认证产品50个。供港出口备案基地、省市“菜篮子”基地数量持续增加,冷坑镇成为全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示范镇(蔬菜),怀集县被授予“岭南蔬菜之乡”荣誉。 围绕高水平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的目标,怀集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在蓝钟、马宁、岗坪、冷坑等镇,“岭南蔬菜之乡”产业示范带建设如火如荼。通过“国有企业+土地流转+N”模式,已流转整合土地超7000亩,重点打造千亩种植示范基地。同时,配套建设了育苗、集配、智慧农机等中心,并积极引入智慧农业,发展农文旅融合新业态。马宁镇、岗坪镇沿河机耕路相继建成通车,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成效显著。怀集县稻蔬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多个子项目建成投产,覆盖种植、冷链、加工、交易全链条。作为全省试点,怀集县畜禽加工“补改投”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建成加工厂房与污水处理厂,成功吸引多家龙头企业入驻,此举有效延伸了生猪、肉牛等畜禽产业链。 “十四五”期间,怀集县持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激发内生动力。 农村“三资”管理迈入数字化时代,“怀集三资”微信小程序投入使用,全县镇级交易中心全部建成,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累计网上交易总额达2.49亿元。 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通过“飞地抱团”、“补改投”项目、推广“强镇富村”公司模式等,多渠道增加村集体收入。截至2024年底,全县310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15万元及以上。 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全县村庄卫生保洁率达100%,累计创建美丽乡村2677个。大力实施绿美生态建设,完成林分优化1.6万余亩,蓝钟镇森林覆盖率高达85.29%,“岳山造林”传统绽放新彩。典型镇、典型村培育成效明显,农房风貌提升工作扎实推进,为“农文旅”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怀集在农业社会化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村宅基地管理、土地规范流转等方面也取得积极进展,并被列为广东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专项改革试点。展望“十五五”,怀集县将坚持高质量发展主题,聚焦粮食安全、产业升级、科技兴农、绿色发展和农村改革,奋力谱写怀集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篇章。 怀集县融媒体中心怀集发布微信公众号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布:怀集县融媒体中心 资料来源:县农业农村局 记者:曾辉 编审:吴永红 校对:李昊 审核:陈友
没有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