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怀集新闻网
当前位置: 社会
@怀集人,大家一起来,聊聊燕都十年
2025-08-23 15:07:55 | 来源:怀集县融媒体中心
图片

图片


为进一步挖掘怀集的历史韵味,用生动笔触展现怀集的独特魅力,怀集县融媒体中心推出“怀集故事”人文专栏,传播怀集声音,讲好怀集故事。

本期(之九),我们一起聊聊燕都十年。


十年前的你,是什么模样?或许是背着书包蹦跳上学的小学生,校服衣角还沾着早餐的油渍;或许是倚在高中走廊栏杆的少年,望着远方出神,心里装着数不清的未来憧憬;又或许刚攥紧人生第一份工作的Offer,对着镜子反复拉扯不太合身的西装,连指尖都透着紧张。


图片
图片

十年光阴悄悄漫过,如今站在怀集县城街头,那些细碎的记忆依然鲜活。放学路上和伙伴分吃的半根冰棍,甜意还留在舌尖;晚自习教室此起彼伏的沙沙写字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用第一个月工资给父母买的礼物,他们当时眼角的笑意,至今清晰如昨。这些藏在时光里的片段,串起了我们共同的“燕都十年”。


图片

图片


漫步街头,老照片里的场景总在不经意间与眼前重叠。最让人忍不住驻足的,是小学的校门口。十年前斑驳的瓷砖外墙早已翻新,还装上了亮闪闪的LED灯牌,再也不用像从前那样,逢活动就挂起皱巴巴的横幅。


图片


想起当年在学校读书时,夏天靠头顶转得慢吞吞的吊扇驱暑,书页总被吹得哗啦响;冬天裹着厚厚的棉袄写字,握笔的手冻得有些僵硬。现在的孩子或许很难想象这样的课堂,但无论教室的硬件怎么变,传出的朗朗读书声、操场上追逐的欢笑声,还有老师批改作业时笔尖划过纸页的认真,这些关于“教育”的本质,从来没有变过。


转过小学的街角,记忆里的热闹景象已换了新颜。曾经这里挤满了流动摊贩,糖葫芦的糖霜亮晶晶,烤红薯的香气能飘一条街。一到放学时间,学生围着摊位叽叽喳喳,自行车铃、汽车喇叭声、商贩的吆喝声混在一起,热闹得像个小集市。


如今经过统一规划,沿街商铺的招牌整整齐齐,人行道拓宽了不少,地面扫得干干净净。少了些市井的烟火气,却多了份安稳。清晨,老人慢悠悠在公园打太极、遛弯;傍晚,年轻妈妈推着婴儿车散步,不用再担心挤到孩子。这大概就是城市成长的模样,一边告别旧时光,一边把更舒适的生活捧到人们面前。


1c471a8589bcb83bba166ddbdfe4704.jpg
9b66ca593c82075c8102af74b81b944.jpg

邓枫之  摄

十年里,县城的变化看得见、摸得着,北边的新区拔起了一栋栋高楼,玻璃幕墙映着蓝天白云;南边却还留着青砖墙、灰瓦片的老街巷,墙角的青苔、木门上的铜环,都还带着老怀城的温度。

这座小城就像一本摊开的书,新页旧页叠在一起,写满了怀集人的青春与成长。

图片
卢发  摄


有人说,下一个十年会有更多变化,VR教室可能取代传统黑板,无人机说不定天天上门送快递……但那些藏在时光里的记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还有对这片土地的牵挂,永远不会褪色。


这,就是燕都,一座在时光里慢慢生长,却始终留住初心的小城。



怀集县融媒体中心怀集发布微信公众号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布:怀集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实习生 孔雨田

编审:李梁源

校对:李昊

审核:陈友


点赞 已有0人点赞
0
评论(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
没有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中

怀集新闻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44120220017 粤ICP备2022067139号-1

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制度

怀集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8-5526833,投稿邮箱:hjxcbwxg@163.com

Copyright @ 2025 怀集县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2067139号-1

顶部
x
怀城街道 幸福街道 冷坑镇 梁村镇 大岗镇 洽水镇 岗坪镇 甘洒镇 凤岗镇 诗洞镇 下帅乡 马宁镇 连麦镇 中洲镇 永固镇 汶朗镇 坳仔镇 桥头镇 蓝钟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