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救命!救命啊!”张建明微弱却急切的呼救声穿透密集的雨声,传入驾车途经此处的怀集县祥远工程机械租赁有限公司吊车司机植秀权耳中。 ▲抢修人员在巡查途中,发现落水被困险情 2025年8月5日下午,怀集县桥头镇盐水村遭遇瓢泼暴雨,务工人员张建明在洪流中不幸被急流卷入水渠涵洞。浑浊的泥水疯狂涌入,他拼尽全力将双臂死死抵住洞壁,腰部以下已完全被湍急水流吞噬,冰冷的泥水不断上涨,已然没过下巴,生命在暴雨中岌岌可危。 听到呼救声的植秀权猛地紧急刹车,高喊“涵洞有人!”,话音未落便将吊车稳稳停在路中央,双闪灯在雨幕中急促闪烁,如同生命的警示灯。随即,他与同车司机纪成信、黄宗愿毫不犹豫地跳入没膝的水流中,奋力抓住张建明的手臂,用身体构筑起第一道生命防线。 ▲张先生被卷入涵洞,身体被卡住 危急时刻,数名路过的群众听到呼救声后,也接连纵身跃入激流加入救援队伍。大家手挽手组成人链,紧紧攥住张建明的手臂,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这场与死神的拉锯战持续了十分钟。然而,自然的力量正冷酷地在这场“拔河”中占据上风,张建明的脸色逐渐发青,手臂开始发紫,身体仍在冰冷的洪水中缓缓下沉。 “撑住!马上有办法!”植秀权咬紧牙关,用坚定的声音向张建明传递着力量。 ▲林但强立即加入救援行动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南方电网广东肇庆怀集供电局桥头供电所抢修人员林但强和业务员岑子星、孔祥甘一行三人,正驾车前往巡视10千伏多罗线路故障,恰好路过此地。林但强目睹险情,当即带领岑子星、孔祥甘跳下车投入救援。“当时水流非常急,涵洞内形成旋涡,人越挣扎陷得越深,仅凭徒手根本无法将他拉出。”林但强回忆道。 “一、二、三——拉!”电网员工、路过的司机、闻讯赶来的村民,十几双手共同攥紧这两根承载希望的“生命绳”,力量在绳上汇聚、传递。随着众人齐心协力的拖拽,张建明终于成功脱离涵洞。他挣扎着起身,对着救援的人们连连鞠躬作揖,声音哽咽地连声道谢。 从发现险情到成功救援,整个过程仅用了约20分钟。吊车司机植秀权等人在合力将人救起后,没有留下姓名,便默默消失在雨幕中。林但强等人仔细确认张建明仅受皮外伤、无大碍后,也悄然驱车离开,继续他们未完成的线路巡视工作。 ▲村民回忆惊险一幕 “幸好供电局的人路过,他们车上有安全带、绳索,不然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当天参与施救的村民谈及此事,仍难掩后怕与感激。 ▲张先生握手致谢 “你们把我救起来就都走了,我想找你们道谢都找不到一个人。”三日后,当林但强特意上门探望时,张建明握着他的手,眼中满是感激,反复说着:“真的太感谢了!” ▲林但强部队服役照片 在供电一线扎根25年的林但强,骨子里烙印着双重使命:退役海警的果敢与电网人的责任。“我是军人,是党员,还是电网员工,”他话语朴素却重逾千钧,“所有教育都告诉我:‘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做这些,都是应该的。” 记者后来见到吊车司机植秀权时,他正在认真保养吊车。“听见救命声,相信很多人都会冲下去救援。”他回忆当时的情景,坦言自己什么也没想:“救人是第一本能,心里只想着要赶紧把人救出来。” ▲从左到右依次为植秀权、纪成信、黄宗愿 林但强们离去时车轮溅起的水花,植秀权们消失在雨幕中的背影,共同构成了灾难中最坚实、最温暖的风景线。他们或许无需知道彼此的姓名,但在救人一刻的同心勠力,已为“生命至上”写下了最滚烫、最生动的注脚。是他们用本能的善与勇,完成了对生命最庄重的承诺,为世间注入了最动人的温暖与力量。 向这些于危难中挺身而出的 平凡英雄致敬!
怀集县融媒体中心怀集发布微信公众号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布:怀集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陈金利、彭达县 编审:李梁源 校对:李昊 审核:陈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