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嫩鲜美的云吞,是繁忙圩街里最熟悉的小吃;甜脆爆汁的谭脉西瓜,走向四方响誉全国;泡一壶多罗山青茶,梦回美丽繁华的国营矿区;华光寺的肃穆晨钟,敲醒悠久的禅宗文化;鬼斧神工的花石洞天,在时光冲洗下成为永恒的靓丽名片;历久弥新的梁松冈故居,“官勿论高,惟以爱民为最贵”的家训世代传唱。何以梁村?跟着“小梁”的频道,向您一一道来……
梁村镇,总人口9.2万人,圩镇3平方公里。
地处两省三县的交汇点,是怀集西部平原的核心区域,距县城22公里,国道G355干线穿镇而过,与广西、封开相邻,二广高速、怀阳高速及贵广铁路横跨境内,是通湘达桂的重要交通枢纽,素来商贸兴旺,曾有“小佛山”的美誉。
产业蓬勃促发展,美食特产绽光彩
谭脉西瓜外表青绿、清甜多汁、果型小巧(单瓜重2-3.5公斤),于2016年获批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20年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品牌闪耀全国。
近年来,梁村镇全力推进谭脉西瓜、丝苗米、魔芋3个主导产业,带动莲藕、韭菜、兰花、百香果等产业竞相融合,呈现出百业兴旺的良好态势。农副产品丰富多样,品质上佳、订单不断。
2024年上半年,全镇完成早造水稻生产面积2.8万亩,其他粮食生产4700多亩。
深度参与“岭南蔬菜之乡”建设,完成蔬菜种植面积1000多亩、西瓜种植面积1200多亩,魔芋、莲藕、甘薯、百香果、香蕉等种植面积2100多亩。
产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梁村镇域经济发展和村民就业增收,激发了无限的发展潜能,也吸引了不少客商考察投资。
美食,每个人都无法抗拒半点。热闹的圩街上,梁村云吞店随处可见,热腾腾的香气弥漫人群,云吞皮薄、馅脆、美味,再配上由上等猪骨头和山地鸡熬出的汤汁,味道绵软悠长,深受食客青睐。
白糍,制作原料主要是糯米,辅料包括花生仁、红(白)糖、食盐、花生油、鸡蛋黄等,可煎、可灸、可煮,口感软糯香甜,梁村镇和大岗镇李氏族人家家舂白糍,该传统已传承六百多年。
文化底蕴深厚,民俗丰富多彩梁氏大宗祠,梁村梁氏十二房先祖从清水山迁居立迈榄树坊后,创建了“梁氏始宗祠”祀祖念宗。至明朝中叶,随着嗣孙繁衍益众,庙中难以容纳众多,于明嘉靖三十八年,又创建“显济祠”(也称“西镇庙”),后改称“梁氏大宗祠”。
因梁姓居多,历史悠久,梁氏大宗祠优秀文化对梁村镇具有深远的意义,历年来照耀梁氏枝叶繁荣,庇护家族昌盛、幸福安康。
华光寺,作为禅宗文化的传承载体,寺里香火兴盛,每隔三年的农历正月二十日举办盛大庙会。
2013年智山法师发愿,地方乡贤发心重建华光寺,大雄宝殿、观音殿、庙宇倍胜从前,六祖盛世重光,佛法更得彰显,朝者熙熙而来,香火四时不绝。
梁松冈故居“集义堂”官厅题一对联:官勿论高,惟以爱民为最贵;厅休嫌小,但能昌族亦云佳。
是他留给后代的传世家训,梁松冈后代受家族文化影响,为官出仕者均忠心为国、勤政爱民、守廉明耻、清正廉明。
梁村镇民俗活动丰富多样,每年农历十月十日为梁村十二房轮年接祖日,俗称“十月十”“大时节”。
是日,家家户户舂白糍,敬备三牲佳酿、香烛宝帛祀祖酬神,出嫁女返娘家团聚,接祖巡游队伍特色多样,场面热闹非凡、意义重大。
花石洞天位于梁村、岗坪两镇接壤处,十三座石灰岩石峰拔地而起,耸峙于方圆十数里的平畴绿野中,诸峰生态各异,构成一个天然的花石景区,是古怀阳新八景之一。
2023年首届环大湾区西部(肇庆·怀集站)200公里骑行活动中,国内外5000多名骑手穿过花石洞天,打卡并点赞秀美风景,感受旖旎风光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每年在花石洞天举办集特色美食、娱乐游玩、民俗表演一体美食游乐嘉年华活动,吸引不少许多游客前来打卡游玩,烟火气十足,进一步带旺文旅市场,激发城乡活力。
多罗山,最高海拔1175米,以盛产钨矿和多罗山青茶而闻名,曾经繁华辉煌,有学校、百货商店、邮电所、银行、工区、娱乐区等完整的工作生活区。早年,国家邮政总局曾以多罗山所产的钨矿图案,设计发行了唯一一枚国家纪念邮票。
历经岁月的洗礼,如今,山上国营钨矿旧址依然挺秀,多罗山云雾缭绕,茶清香甘喉,远近闻名。
如今的梁村,人文荟萃、百业兴旺,正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美丽城乡建设卓有成效,每年吸引五湖四海的游客来梁村旅游、置业、发展。小镇气质日臻凸显,散发着满满的魅力、喷涌着无限的活力、藏着大有可为的发展潜力、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日益攀升。
记者:陈亦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