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怀集新闻网
当前位置: 社会
国家认证!怀集高山云雾育好茶
2025-10-15 17:06:54 | 来源:怀集县融媒体中心
图片


露前后,

洽水镇1000多米海拔的新岗茶园里,

1200多亩茶树在高山云雾中吐露新芽,

阵阵茶香随风飘散。

图片


随着秋茶采摘进入关键期,

茶农们指尖翻飞采收鲜叶,

加工车间机器轰鸣,

勾勒出一派“茶忙”的丰收图景。

图片




上午时分,阳光洒在茶园,新抽的芽叶嫩得发亮,记者在茶园看到,数十名妇女头戴斗笠、身背竹篓,穿梭茶垄间,熟练地按照“两叶抱一芽”标准采摘鲜叶,指尖一掐,嫩生生的茶芽就往篮里落,没一会儿,竹篮就装满了绿油油的芽叶。



图片


采收没多久,

村民们便挎着沉甸甸的竹篮

开始走下茶山,

到了山脚收购点,

排队把篮子往磅秤上放,

数字跳定后,

工作人员记下斤数,

茶农们随即将鲜叶尽数倒进

运输车上的大竹筐,

装满后,车一发动,

尘土裹着茶香往山外飘去。


图片
图片




“秋茶以制作乌龙茶为主。由于秋茶日照时间长,光合作用快,香气相对比较好;而春茶经过过冬的沉淀,内含物是比较丰富的,所以春茶是喝底蕴,秋茶是喝香气。”新岗茶园负责人余威表示,茶场一年大概可提供256个岗位,大多是请洽水及周边乡镇的劳动力。这么多年,公司还在周边村庄培养了40多名会采茶的留守妇女,她们也成了采茶“专业工”,一方面是自己茶园需要用到她们;另一方面是考虑到怀集、广西包括其他县(市、区)也有很多茶园,因为采摘制作的时间不同,所以这班“专业工”还可以服务其他茶园,多一项外出赚钱和谋生的技能。



图片


图片


在茶厂晒茶场,

记者看到车间工人正将

从茶园新鲜送达的芽叶

抛撒在白布上晾晒,

不久后便收回车间里,

即将开启茶青的“蜕变之旅”。

图片

图片




车间内,制茶师傅严格遵循“轻晒青、轻做青、重炒青”的独特工艺,先将茶青摊晾萎凋,再送入高温滚筒中杀青,伴随着“噼啪”声响,青草气逐渐消散,清香慢慢升腾。随后,茶坯经冷揉与热揉结合的反复包揉塑型,再进入低温烘干环节,最终形成紧结油润的半球形茶品。



图片




“家里有三个人在这里工作,离家近又帮到家庭,照顾到老人小孩,工作相对轻松,工资比外出打工差不多,老板对员工又好,我做了十几年,都舍不得走。”制茶能手马先生乐呵呵地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记者了解到,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和精细工艺,

该茶厂生产的

“新岗红茶”获评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此外茶厂还制作绿茶、冻顶乌龙等

品质上佳的茶品

年产量稳定在1.5万至2万公斤,

年产值突破800万元,

不仅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增收,

更通过“茶+旅”融合探索,

让高山青茶香成为乡村振兴的“致富香”。




怀集县融媒体中心怀集发布微信公众号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布:怀集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陈亦飘、罗昭、李艺

编审:吴永红

校对:李昊

审核:陈友


点赞 已有0人点赞
0
评论(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
没有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中

怀集新闻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44120220017 粤ICP备2022067139号-1

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制度

怀集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8-5526833,投稿邮箱:hjxcbwxg@163.com

Copyright @ 2025 怀集县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2067139号-1

顶部
x
怀城街道 幸福街道 冷坑镇 梁村镇 大岗镇 洽水镇 岗坪镇 甘洒镇 凤岗镇 诗洞镇 下帅乡 马宁镇 连麦镇 中洲镇 永固镇 汶朗镇 坳仔镇 桥头镇 蓝钟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