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怀集新闻网
当前位置: 社会
【怀集故事】从文昌塔到“大笨象”,一步一帧旧时光
2025-09-03 11:19:26 | 来源:怀集县融媒体中心
图片

图片


为进一步挖掘怀集的历史韵味,用生动笔触展现怀集的独特魅力,怀集县融媒体中心推出“怀集故事”人文专栏,传播怀集声音,讲好怀集故事。

本期(之十),我们一起聊聊从文昌塔到“大笨象”。


在怀集县城区,藏着这样一段沿江路东起文昌塔西至“大笨象”,沿着绥江蜿蜒铺开。它没有主干道的车水马龙,却也把怀集人的朝朝暮暮、三餐四季,都酿成了最动人的生活滋味。

图片
“大笨象”旧图
城中大桥 (2).png
图片


走在这段老路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文昌塔的身影。砖石斑驳的塔身上,爬着几丛绿植。

图片


图片
卢发 摄
李卓灵 摄 (11).jpg
李卓灵 摄

晨雾未散时,常有老人绕着塔散步,或是在塔下的石凳上唠家常;午后阳光正好,孩子们会追着光斑跑,偶尔停下仰头看塔尖,好奇里面藏着多少故事。


塔像个沉默的守护者,看着沿江路的房子换了新颜,却始终把“文脉悠长”四个字,刻在老城区的骨子里。

图片
图片
李卓灵 摄

顺着塔下的路往南走,绥江的气息渐浓。沿江路的清晨,除了塔下的闲适,西侧巷口还藏着处热闹的菜市场。清晨五点多,这里便热闹起来,挑担菜农竹筐里的青菜沾着晨露、带着泥土香;水产摊位的水盆里,新鲜河鲜活蹦乱跳,鱼虾鲜味混着水汽散开;本地瓜果堆得像小山,黄澄澄的玉米、红彤彤的番茄,鲜亮得让人挪不开眼。

街坊们穿梭其间,“阿婆,你这青菜怎么卖?”“老板,给我称两斤河虾”,吆喝声、询价声此起彼伏,成了沿江路清晨最鲜活的背景音。


傍晚时分最是热闹,下班的人会绕到河边散步,妈妈牵着孩子看水里的鱼,爷爷们则聚在树下下棋,连晚风都裹着松弛的“慢时光”气息。

李卓灵 摄 (16).jpg


图片
图片
李卓灵 摄

待夕阳完全沉下,路灯次第亮起,沿江路的 “夜篇章”,便悄悄拉开了序幕。这条路的两侧,藏着怀集人最熟悉的生活印记。老房子多是岭南风格的矮楼,有些外墙刷了新漆,却还留着老式的木窗棂;有些门口挂着褪色的招牌,一看就经营了好些年头。

图片


图片
李卓灵 摄

在这里,新与旧从来不是对立面,而是像绥江的水与岸,自然地依偎在一起。你能看到年轻人举着相机,对着老房子拍照打卡;也能看到老人坐在巷口,望着穿梭的年轻身影笑着念叨“现在的后生真有活力”。入夜后的夜宵街,既摆着老式的矮方桌,也支着新潮的霓虹灯牌,一口热乎的炒粉下肚,能尝出老绥江的烟火味,也能品到新日子的热闹劲。


如今的沿江路,也悄悄添了新模样。河边修了更平整的步道,路灯都换成了简约明亮的款式。可那些老味道、老情谊一点没减,树下唠嗑的邻里还坐着,江边下棋的老伯没起身,菜市场里摊主热情的招呼声依旧能让人觉得亲切。


微信图片_20250829153316_769_34_副本.jpg

若你想寻怀集的老底子,就来这段沿江路走一走吧。看绥江的水缓缓流,听街坊的话慢慢说,你会发现,这里的岁月不慌不忙,这里的烟火暖到心上,这里的每一步,都是怀集人最珍贵的旧时光。




怀集县融媒体中心怀集发布微信公众号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布:怀集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李卓灵、聂环贞

编审:聂环贞

校对:邓军

审核:陈友


点赞 已有0人点赞
0
评论(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
没有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中

怀集新闻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44120220017 粤ICP备2022067139号-1

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制度

怀集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8-5526833,投稿邮箱:hjxcbwxg@163.com

Copyright @ 2025 怀集县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2067139号-1

顶部
x
怀城街道 幸福街道 冷坑镇 梁村镇 大岗镇 洽水镇 岗坪镇 甘洒镇 凤岗镇 诗洞镇 下帅乡 马宁镇 连麦镇 中洲镇 永固镇 汶朗镇 坳仔镇 桥头镇 蓝钟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