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时节的怀集,校园内书声琅琅浸润人心,师者的温情与坚守,正悄然镌刻在每一个平凡日常里。值此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特别开设教师节专栏,聚焦本土师者的动人故事,记录他们深耕教育一线的坚守与担当、奉献与荣光。谨以此,向每一位为怀集教育事业默默耕耘的“园丁”,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教师的价值,就在于点亮他人。”怀集县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梁红英,始终以这句座右铭鞭策自己。自2011年踏上讲台,她扎根中职教育一线14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在教学、教研、育人与社会服务领域交出亮眼答卷,先后斩获“肇庆市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师”“怀集县优秀政协委员”等称号,用行动诠释新时代教师的使命担当。 “小时候听语文老师读《金色的鱼钩》,那声情并茂的讲述,瞬间感染了我。”出身教师世家的梁红英,谈及职业初心时,眼中泛有光芒,“受小学语文老师和家庭的影响,更让我下定决心当老师,把我所学知识传授给祖国的花朵。”正是这份初心,成了她坚守教育一线的动力。 走进梁红英的课堂,有种不一样的氛围。讲解《诗经》时,她用通俗语言拆解难点,以生动方式带动情绪,让原本枯燥的课堂笑声不断,同学们都被带入了课文的情境。 “梁老师上课特别有激情,再复杂的知识点都能用大白话讲透,我们都盼着上语文课!”学生石张莉打趣道,同学们还经常不放过课间时间,追着梁老师请教,她的解答总能让大家茅塞顿开。 针对“3+证书”高考需求,梁红英独创议论文写作模板并推广,大幅提升学生应试能力。2019年、2020年她所教班级高职高考语文平均分蝉联全市第一,2021年本科上线人数全市第一,2019年所任教班级的语文平均分达98分以上,专科上线率98%。这一组数据足以证明梁红英付出的努力。 在近10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梁红英更是学生口中“最有爱心的梁老师”。她格外关注困境学生,关心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温暖而耐心地陪伴学生成长,并凭写作方面的优势斩获省级奖项,顺利升学。 “我曾跟踪帮扶过一个腼腆的男生,沉默寡言、频繁请假。了解情况后,我通过推荐他担任班干部、鼓励兼职、定期资助等方式帮他走出困境。毕业后,这位学生打来电话说‘老师,是您的仁爱让我感到人间温情’”,从梁红英动容地表情中,透露出她内心更加坚定地走好职教之路。 14年来,她所带班级多次获评“优秀班级”,学生违纪率为零,培养出一批省市县“三好学生”,指导学生获省级竞赛奖项18项。 “教研是教育的动力源,只有不断探索,才能给学生更好的教育。”梁红英始终将教研与教学紧密结合,先后参与省级课题《录音作业对于有效培养中职生诵读能力的研究》、市级课改项目研究,主持市县级语文视频作业设计课题并全校推广; 撰写14篇论文发表于《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参编4版职教高考语文复习用书,主编校本教材《演讲与朗诵技能》,在教师技能竞赛中斩获省、市、县级奖项17项。 作为语文科组长,她牵头成立“怀集县梁红英名教师工作室”,以“同伴互助”助力青年教师成长。“第一次参加教学能力比赛时,梁老师不仅帮我们梳理思路,还贴心地做心理疏导。”同事陈淑滢称赞道。 在她的带领下,语文科组成绩突飞猛进,培养了学科带头人1名,获评骨干教师3名,获“县优秀教师”称号4名,团队在各级教学比赛中屡创佳绩。 走出校园,梁红英还以怀集县政协委员、肇庆市特约教研员的身份,为教育发展奔走。作为政协委员,她深入调研撰写的《关于推动县职业技术教育提质扩容的建议》获评优秀提案,推动学校扩容优化;《关于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等提案成功立项,为区域教育发展建言献策,2023年被评为“怀集县优秀政协委员”。 担任肇庆市特约教研员期间,她2023年主持全市语文教研活动,主讲《“3+证书”考试议论文写作模板》讲座,为兄弟学校备考提供指导。
在梁红英的办公桌上,堆叠着厚厚的荣誉证书,是她14年坚守和付出的缩影。“这些荣誉都将是我成长的新起点,教育之路任重道远,我会继续扎根课堂,为怀集教育事业砥砺前行。”朴实的话语里,满是扎根乡村、躬耕教坛的坚定力量。
怀集县融媒体中心怀集发布微信公众号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布:怀集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何丽玲、梁志恒 编审:徐阳华 校对:李昊 审核:陈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