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花斑蚊叮咬后突发高热、关节痛到无法走路?当心基孔肯雅热!”近期持续高温多雨,蚊虫密度显著上升。一旦被携带该病毒的蚊子叮咬,在3到7天内,人体就可能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对此,怀集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盘铮为我们详细解读了其典型表现。
剧痛警报,这些症状是求救信号
突然发热:多为中低热,部分患者可达高热,伴随畏寒、头痛、肌肉疼痛等,发热持续1~7天。
关节受刑:手腕脚踝红肿剧痛,可致行走困难。
皮疹爆发:多数患者在发病后2~5天出现皮疹,可遍布全身,常为斑疹、丘疹或斑丘疹,部分伴有瘙痒。
连锁反应: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头痛和肌肉疼痛等症状。
无疫苗!三重防线筑屏障
01
环境清剿战
每周必查花盆底盘、空调排水槽、饮水机托盘三大死角。废旧轮胎必须钻孔,闲置容器倒扣存放。
02
家庭防护网
儿童出行:推车加装蚊帐+喷涂避蚊胺制剂。
老人晨练:避开早6-8点蚊虫高峰。
03
就医加速度
出现发热+关节痛+皮疹立即就诊!务必告知医生:14天旅居史、蚊虫叮咬史、接触人群史!
治疗雷区:禁用阿司匹林!
退热:高热时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烧药,缓解关节痛和肌肉痛(注意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可能增加出血风险的药物);
休养:发病期间要多休息,多喝水,避免劳累,帮助身体恢复;
止疼:关节痛明显时可适当冷敷缓解,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炎镇痛药物或进行红外线等物理治疗。
目前没有疫苗可以预防基孔肯雅热,防蚊、灭蚊,切断传播途径是最好的预防手段。如果出现突发发热、关节痛、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如实告知医生旅居史和蚊虫接触史,以便尽早诊断。
医生提醒
1.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不必恐慌,但要提高警惕,尤其在蚊虫活跃夏秋季节做好防护;
2.家里有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的,要格外注意他们的防蚊措施,这类人群感染后症状可能更重;
3.发现周边有积水、蚊虫密集等情况,要及时做好环境治理。
记者:李艺、梁志恒、林俏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