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4日至18日,受台风“蝴蝶”及高空槽和季风先后影响,怀集县遭遇暴雨、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连续袭击,面对严峻汛情,怀集县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冲锋在前,迅速投身抗洪抢险和灾后重建第一线,以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筑起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红色堤坝”。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岗位就是一份担当。在这场与洪水的较量中,涌现出一批冲锋在前、无私奉献的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在抗击百年一遇特大洪灾的救援行动中,怀集县应急管理局应急救援和火灾处置股负责人、县森林消防大队队长邓坚闻“汛”而动,迅速集结60名队员,携带冲锋舟等装备赶赴中洲镇等受灾地,连续四天三夜奋战在防汛救灾一线。他带头转移被困群众,包括多名老人、儿童和病患,饿时以面包充饥,累时靠在冲锋舟短暂休息。 截至洪水消退,邓坚和队员累计转移群众100余人,转运物资300余件。在危急时刻,邓坚用担当证明:“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旗帜;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应急先锋的身影。”这面旗帜,在洪峰浪尖上猎猎作响,映照着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赤子之心。 6月17日,受持续强降雨和上游来水影响,绥江怀集站水位复涨,县城区多个片区受浸。 当天19时50分,在怀城上郭南二路路段,怀集县公安局巡警大队队员陈应飞在家附近发现一名男孩被洪水围困而爬上一根柱子避险。危急时刻,陈应飞不顾家属劝阻,与儿子蹚过漂浮垃圾的积水抵达营救点。当发现铁柱存在锋利铁片隐患且援救高度不足时,他立即蹲下充当“人梯”,让儿子踩肩托举被困男孩。“抓住我们的手,慢慢下来!”他在洪水中稳控身体,任凭激流冲击,指挥男孩抱紧其子身体,通过“肩梯接力”将其安全转移至自家屋内。 此次救援中,陈应飞以“人肉阶梯”搭建生命通道,不仅化解了孩童被困危机,更体现了警民之间的深厚情谊。从警生涯中,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展现了新时代人民警察的忠诚与担当。 6月17日至18日,中洲镇连降暴雨,白良村蓝坑片石桥被1.5米洪水淹没,道路塌方致120余名群众被困,断水断电且通讯中断。当地镇村干部联合蓝天救援队组成应急小队赶赴救援,途中两次遭遇塌方,徒步抵达蓝坑桥时,发现洪流裹挟杂物无法通行。 救援队员通过伐木作业路至蓝坑时遇到前路塌方 中洲镇白良村党员马锋年主动加入救援队伍,得知物资困于塌方路段,立即组织村民徒步上山搬运。 面对渡河难题,他提出用6个大水箱绑扎的简易竹筏,并自告奋勇以绳索牵引渡河。“我水性好,先游到对岸固定绳索!”尽管洪流中布满柴草、树木,他仍奋力游过100多米湍急水域,身上多处被树枝划破,成功固定牵引绳后,协助队员通过竹筏将物资运至被困群众手中。 马锋年作为一名党员,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与湍急的洪流较量,为受困群众送去物资,及时解决群众燃眉之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图中左一为邓坚。
前方道路塌方,救援队员下车徒步行至蓝坑
救援队员到马锋年家中了解受困群众和周边情况
马锋年游至河对岸固定牵引绳,协助将人员和物资运送到安全地带
记者:李嘉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