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中旬,怀集县遭遇特大洪水侵袭后,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党员干部、社区群众和多方支援力量的共同奋战下,县城主干道率先恢复秩序,而地势低洼、巷道狭窄的街头小巷清理进展如何? 近日,记者走访了怀城街道永红社区二巷、永安街以及永安社区向群路横一巷等,实地了解最新情况。 “巷子太窄,大型机械进不来,全靠党员干部和街坊们用斗车一趟趟运淤泥,才能这么快恢复正常生活。”在永红社区小巷,几位坐在门庭前的市民忆起灾后清淤场景,满是感慨。洪水退去后,这里的淤泥厚达18至20厘米,没过小腿,成了阻碍居民出行的“拦路虎”。 当时,永红社区党员何小兵自家也遭洪水浸泡,却主动请缨牵头清淤。 “街道和社区组织了志愿者,我挨家挨户发动,让每户出一个人,大家拧成一股绳,仅用一个早上,就把4条总长200多米的巷道清理干净。”何小兵说。 没有铲车就用小型斗车,缺铁铲就拿自家扫把,没洒水车就接水管冲洗……小巷人家齐心协力,以最快速度恢复巷道正常秩序。 洪水退去后的工作繁重且复杂,面对像永红社区一样“巷子小、垃圾多、淤泥深”的棘手难题,怀城街道周密部署,采取“分时段、分片区、逐街推进”的策略,党员干部带头冲锋,居民自发参与,啃下这些“硬骨头”。 “我们每天24小时安排人员到主干道清理,兼顾街头小巷,每条巷分批次安排15个人,通过人力把垃圾、淤泥清理到斗车上,再转运到主干道的铲车上。”怀城街道办工作人员刘小伟说,就这样,大家连续奋战一个多星期,把整个街道辖区内小巷的垃圾全部清理干净。 如今再访这些小巷,墙面仍留有洪水漫过的痕迹,但坚实的地面已重新显露,整体面貌焕然一新。清晨,街坊们像往常一样扫门前尘、冲门庭地、剪院边绿植;小店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放得整整齐齐,市井重归热闹,一切都向着美好的方向稳步前行。 记者:何丽玲、彭达县(实习生:黄思思、严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