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社会
怀集“山字楼”

在怀集,存在一栋气势非凡的民国建筑,这便是怀集县立图书馆。它始建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民国二十四年落成使用,是当时广西省(1952年以前怀集县属广西省管辖)较早建立且颇具规模的县级图书馆。
其主体建筑立面成“中”字形,平面为“山”字形,以此纪念辛亥革命先驱孙中山,因而也被称作怀集 “中山图书馆”。
县立图书馆旧址作为怀集首座钢筋混凝土建筑,占地568.6平方米,楼高两层。首层楼面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门窗与梁架为木结构,屋顶呈四面坡,覆以琉璃瓦,地面铺设花阶砖,尽显富丽堂皇。
怀集县立图书馆正式投入使用。 怀集县立图书馆搬迁至实验小学附近办公,其旧址改为县委县政府办公地。 县委县政府不再使用县立图书馆旧址办公。 怀集县人民政府将县立图书馆公布为怀集县文物保护单位。 县委县政府对拥有80多年历史的县立图书馆旧址进行活化利用,将一楼中间部分改造为邬邦生艺术馆,并免费对外开放。 广东省人民政府将县立图书馆公布为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 目前,馆内珍藏着名家书画、端砚工艺品、玉石等艺术品一批,还吸引各地名家前来观光采风,为本地文艺爱好者搭建起学习交流的平台,极大地提升了怀集的知名度与文艺氛围。
点赞
已有0人点赞
0
评论(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