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怀集新闻网
当前位置: 社会
怀集人的清明仪式感,都在这里
2025-04-05 15:22:16 | 来源:怀集县融媒体中心

清明节,

又称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

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那么,清明节由何而来?

在怀集又有哪些习俗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图片卢国红 摄


清明节由来


明节,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最初,清明节只是一种节气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在唐朝,祭拜扫墓的日子被定为寒食节;而到了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正因如此,清明节保留了寒食节的不少节俗遗风。





清明节习俗




行清



怀集人习惯称扫墓祭祖为“拜山”,有在“正清”(即清明节当日)“行清”的习俗。祭祖当天,人们带着祭品前往墓地,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以表达对先人的追思。


太公分猪肉


金猪祭祖是怀集乃至广东地区清明节的一大特色。每逢清明,每个大家庭都会购置一只烤乳猪用于拜祭。烤乳猪色泽红亮、香气四溢,象征吉祥与富足。拜祭结束后,不论贫富,家族中的每一户都能分得一份猪肉


吃发糕


在怀集,清明节每家每户的餐桌上少不了发糕。发糕谐音“发财”和“高升”,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节日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作艾糍


艾糍在我国一些地方又叫青团、清明团子等。每年清明前后,不少怀集人制作艾糍。据《本草纲目》记载,艾草本身是一种草药,有宣理气血、除湿开郁等功效。清明前后湿气重,吃艾草可以起到预防感冒等疾病的作用。



文明祭祖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不断提升。传统的明火祭祖方式虽承载着先辈的习俗,但也带来了诸多隐患,明火祭祖不仅容易引发火灾,对山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而且燃烧产生的烟雾和污染物会对空气环境造成污染,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在此,我们向广大市民倡导文明新风:


绿色祭扫,减少污染

摒弃焚烧纸钱、燃香放炮等传统祭扫方式,选用鲜花、水果、绿植等环保祭品寄托哀思,减少环境污染,守护青山绿水。


错峰出行,安全有序

提前规划祭扫行程,尽量避开祭扫高峰时段,错峰出行,遵守交通规则,确保祭扫活动安全、顺畅进行,避免交通拥堵和安全事故。


弘扬孝道,珍惜当下


树立“丰祭不如厚养,孝道注重当下”的理念,在缅怀先辈的同时,更要珍惜眼前人,以实际行动践行孝道,让亲情的温暖在当下传递。


清明节,
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守护文化,
以文明的方式延续孝道,

在缅怀先人的同时,

共同营造绿色、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图片


点赞 已有0人点赞
0
评论(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
没有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中

怀集新闻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44120220017 粤ICP备2022067139号-1

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制度

怀集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8-5526833,投稿邮箱:hjxcbwxg@163.com

Copyright @ 2024 怀集新闻网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2067139号-1

顶部
x
怀城街道 幸福街道 冷坑镇 梁村镇 大岗镇 洽水镇 岗坪镇 甘洒镇 凤岗镇 诗洞镇 下帅乡 马宁镇 连麦镇 中洲镇 永固镇 汶朗镇 坳仔镇 桥头镇 蓝钟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