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5 16:22:17 | 来源:怀集县融媒体中心
五年砥砺奋进,五年春华秋实。怀集县文广旅体事业在“十四五”期间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体育事业成果丰硕,文旅市场繁荣兴旺,传统文化焕新出彩。 清晨的县体育中心,晨练的市民迎着朝阳奔跑;傍晚的文化广场,非遗传承人带领群众练习非遗舞蹈;周末的旅游景区,游客们在山水间流连忘返…… ▲严嘉雯、杨雨晴 摄 五年间,怀集文广旅体事业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十四五’以来,怀集体育场地达1512个,总面积达218.56万平方米,全县中小学校基本实现校校有运动场,遍布城乡的体育设施为群众健身提供了便利。”县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2021年至今,全县累计开展大型群众体育赛事、活动40场。其中,县十运会、两百公里骑行、户外攀岩等大型活动吸引了众多运动爱好者与游客参与,有效带动体育经济发展。全县每年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人数超40万人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40.36%。县文广旅体局于2022年获得“广东省群众体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近日拟表彰为“2021—2024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公示已结束),“广东省象棋之乡”称号也在申报中。 今年10月,第三届环大湾区西部(肇庆・怀集)两百公里骑行活动成功举行,通过“体育搭台、文旅融合、经济唱戏”的办赛模式,吸引了五湖四海的5000余名骑行爱好者畅游怀集山水间,全网累计受众突破2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约1600万元。“活动非常热闹,怀集人民十分热情,途中风景优美,还能品尝独特美食和选购特产手信,收获满满!”一位骑友兴奋地说。 △卢敏颖 △左6 李志伟 竞技体育硕果累累。县体校按照“选好苗子、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输送”的训练方针,扎实做好运动员的选拔与培训工作。2021年至今,县体校累计向市体校输送165名优秀体育苗子,怀集健儿在国际国内赛场上累计获得世界冠军2个、国际冠军7个、亚洲冠军8个、全国冠军60个、全省冠军137个。卢敏颖成为怀集县拥有世界级冠军和纪录“双料荣誉”第一人,莫家蝶、李志伟出征2024年巴黎奥运会,莫家蝶更是成为我国20年来第二位晋级奥运会田径女子400米栏半决赛的选手。县体校于2023年获得“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21—2024)”称号、于2024年获得“2022—2023年广东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单位办训办学质量评估‘优秀等次’”。 “十四五”期间,怀集县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大力实施《肇庆市怀集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9—2030)》,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完成“一部手机游怀集”小程序和旅游大数据中心建设,成功创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2个,肇庆市A级乡村旅游村庄3个,全域旅游格局加速形成。 旅游产品体系日益丰富。截至目前,怀集县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5家,国家三星级旅游饭店4家;培育省旅游风情小镇1个,省森林康养基地1个,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点)5个。值得一提的是,怀集县是全市唯一同时拥有银品级乡村酒店和银宿级乡村民宿的县区。 文旅招商引资成果显著。2021年至今,怀集县引进盛世文旅综合体、桥头镇益蓝旺景民宿、怀集县文昌片区体育综合体(儿童公园)等9个文旅产业项目,总投资额持续增长。目前已建成桥头镇益蓝旺景民宿、冷坑镇岭咀民宿等5个项目,其他项目建设正在扎实推进。 与此同时,怀集积极组织举办“岳山造林大会战”50周年大型情景叙事公益演出、新年文艺晚会、桥头镇六月六金燕文化旅游活动、下帅“三族闹元宵”等930多场次高质量文旅活动。影视与旅游的融合成为怀集文旅的新亮点,今年4月,《跟着七十二家房客游怀集》系列短视频项目在下帅乡民族团结广场开机,“鸡公福”“奀妹”等经典影视角色从荧幕走向现实,演员们还化身“金牌导游”,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游玩打卡,进一步带旺了文旅市场。 2021年至2025年6月30日,全县接待游客总量达2126.5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47.81亿元。 ▲县图书馆 公共文化设施提质增效。县文化馆在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中获评一级文化馆。县图书馆完成升级改造,实现县域图书借阅“一卡通”服务,且在第七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中获评一级图书馆,目前馆藏纸质、电子图书合计55万册。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全面完成,覆盖率达到100%。在2024年第十次广东省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中,1个乡镇(街道)文化站(下帅乡文化站)获评省特级文化站,18个获评省一级文化站。完成245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增效建设。 各类文化惠民活动广泛开展,文艺创作精品迭出,建立了怀集县文艺精品数据库、文化资源和文艺人才台账,在册原创歌舞作品198个、文化团队26支。舞蹈《壮牛报春来》《守护春芽》均获得省级荣誉。 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丰硕。2021年至今,怀集县推动新增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个、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个,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名、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名,新设立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基地6个。同时,充分挖掘“岳山造林”光荣传统发源地的红色生态文化价值,形成植树造林新风尚,吸引了大量省内外党员干部、群众前来参观学习。 怀集县融媒体中心怀集发布微信公众号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布:怀集县融媒体中心 资料来源:县文广旅体局 记者:陈亦飘 编审:吴永红 校对:李昊 审核:陈友△中 莫家蝶
没有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