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桥头镇将“百千万工程”作为改善农村环境的重要抓手,组织镇村党员干部群众持续开展危破房、泥砖房清拆,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和风貌提升工作,全面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水平,助推乡村以“环境美”赋能“乡村兴”,擦亮“百千万工程”底色。
在走访中,记者看到岩旺村多条村道两旁原有破旧泥砖房已清拆并平整好,其中金边、山塘自然村率先实现泥砖房清零,沿线农房穿上了“新衣”,村道铺上了沥青彩虹道,整体风貌显著提升,所到之处,皆是美丽风景。 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岩旺村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当起“百千万工程”攻坚突击队,深入基层,了解群众需求,带头拆除自家闲置房屋,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村民积极参与,共同推进清拆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公路沿线的农房风貌提升为突破口,形成‘以片破面’的示范效应。”岩旺村驻村第一书记陈世坚说道。 徐丰村在动员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和清拆工作方面,镇村干部统一思想,发挥各自的工作职责,进村入户、调查摸排、宣传政策、召开村事会、收集群众意见等,精准掌握整治的具体情况。针对疑难问题,进行研究商讨,多措并举,最大程度了解群众需求,争取群众支持配合村中工作。 “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可以更加明确工作突破口,确定人居风貌提升重点区域与推进次序,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徐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闲蓝平说,只要把群众工作做实做细了,村里的各项工作就可以顺利开展。 徐丰村还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充分调动热心村民参与家乡建设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聚力形成示范带头效应。村民们不仅积极清理泥砖房周边杂物,还参与到乱搭窝棚厂棚的拆除、杂草竹木的清理工作中。 “通过环境整治,大家住得更加舒适了,相信通过下一步建设,村庄将会变得更美好。”在乡村建设中,村民徐嗣盛付诸了行动,心中满是期许。 凭借这股实干劲头,徐丰村的清拆工作走在了全镇前列,最大的自然村徐闲自然村的泥砖房全部清零。 去年,徐丰村主动申请了第三批典型村培育指标,给村庄发展带来新机遇。 以徐丰村、岩旺村为示范,桥头镇理清思路、找准重点,组建了党员带头、干部示范、群众参与的“百千万工程”攻坚突击队,分片包干,开展地毯式、拉网式大排查,摸清需清拆危破房、泥砖房数量。镇村联动,组织镇村干部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自开展行动以来,7000多人次参与,累计拆除泥砖房747间、面积达6.8万平方米,建成190多个美丽庭院。 桥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清拆后的土地利用,桥头镇坚持“宜居则居、宜绿则绿、宜产则产”的原则,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科学合理规划,或建成休闲娱乐文体广场,或改造成绿意盎然的小公园,或引进微企业发展特色产业,让每一寸土地都发挥最大作用,真正让乡村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记者:何丽玲、彭达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