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5日,怀集县人民法院、怀集县民族宗教事务局、下帅乡综治中心在冷坑人民法庭联合举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法庭”揭牌仪式,共同签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法庭实施方案》。
冷坑人民法庭位于冷坑镇,辖区包括下帅壮族瑶族乡,是服务岭南民族特色高质量发展廊道规划建设和推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司法保障支撑点,也是县法院持续深化“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探索人民法庭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和基层法律服务的实践前沿。 《实施方案》强调,要深化“法院+综治+民宗”联动,进一步完善多元解纷机制。打造地方特色调解品牌,设立民族团结调解室,搭建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双语调解平台,并邀请熟悉地域生态环境、知晓当地传统习俗、通晓少数民族语言的少数民族代表、乡贤村能等充实调解队伍,形成多元解纷合力。 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特点,建立下帅特色民族调解模式,把巡回法庭搬到群众“家门口”,最大程度减轻居住分散、偏远少数民族群众的诉讼负累,就地化解矛盾纠纷。 进一步深化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和基层社会治理,使用民族语言进行调解和审判,使得法律语言通俗易懂,审理信息真实、顺畅、完整,促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实施方案》明确,要以“岳山先枫”党建品牌为引领,推动民族文化、法院党建文化和执法办案有机融合。 强化示范法庭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完善智能诉讼服务设施、优化诉讼服务功能、提升司法服务效率,提供更便捷、高效、优质的司法服务。 打造具有本地少数民族特色的法治文化长廊,开展民族团结法治宣传月、法治讲堂等活动,用文化建设赋能司法审判。 深化党支部联学共建活动,通过“送学上门”、线上联学、线下交流等形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日常学习、司法实践和主题活动中。 县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示范法庭成立为契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诉讼、审判、调解全过程,不断提升诉讼服务水平,努力让各族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