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就听闻怀集县大岗镇与桥头镇交界的幌伞顶景色绝美,充满神秘的人文气息,趁着假期,我终于踏上了这片向往已久的土地,开启一场探秘之旅。
刚到大岗镇,我便迫不及待地朝着“三八运河”走去。沿着“三八运河”河堤一路前行,两侧的景色如诗如画,河水潺潺流淌,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大岗三八运河岭岗村河段景观 黎俏欣 摄
群鹤在三八运河边集义村翩翩起舞 黎俏欣 摄
远远望去,大岗与桥头交界的镇南、白鹤两村之间,右侧的白鹤山和左侧的党山,宛如两位忠诚的卫士,守护着大岗20个村的10余万群众。
随后,我沿着县道X424驱车前往桥头镇。在桥头镇牌坊边,我拐进一条小路,开始了前往幌伞顶的崎岖山路之行。这3公里长的山路蜿蜒曲折,却充满了惊喜。沿途,我看到了茂密的树林,听到了鸟儿欢快的歌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多角度欣赏幌伞顶风光 李文幸 摄
历经一番跋涉,我终于来到了海拔748米的幌伞顶。刚登顶,我就被眼前的景色震撼了:这里视野开阔,四周群山环抱,巍峨壮观的山势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群峰耸立,山高林密,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让我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海拔748米的幌伞顶(李文幸 摄)
站在山顶,我迫不及待地环顾四周。正西面,桥头镇层层叠叠的奇山秀峰映入眼帘,那著名的“仙人秋”就像仙人遗落人间的艺术品,散发着神秘的气息。 西南面,近处的白鹤寨、旱洞村错落有致,远处的永固镇苍岭村若隐若现,一幅宁静的乡村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西北面,大岗镇镇南村的村落点缀在山间,多罗山、饭池顶的绿林山岭连绵起伏,宛如一条绿色的巨龙。东北面,“猪头石”静静矗立在山脚,极目远眺,梁村、马宁的田园风光和冷坑镇六祖山岭的葱茏绿意尽收眼底,让人心旷神怡。 东面,幸福街道的山岭与怀集县城的楼宇遥相呼应,展现出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东南面,石群村的坑尾村近在咫尺,远处的桥头镇榕岭山清晰可见,仿佛在向我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从幌伞顶远眺,桥头名山“仙人秋”周边优美的自然景观 郑树强 摄
幌伞顶东北面梁村、冷坑一带平原风光尽入眼帘 (李世昌 摄 )
幌伞顶东面265省道边的广佛肇经济合作区(林星帆 摄)
永固桥头两镇交接的榕岭景观 (李世昌 摄 )
桥头镇的石山羊 (黎俏欣 摄)
欣赏完自然风光,我来到了山顶的盘王灵殿。这座灵殿是怀集县民间唯一建在山顶且海拔最高的群众文化活动景观点,充满了神秘的色彩。殿内香烟袅袅,信士们虔诚地祈福许愿,让我感受到了浓厚的信仰氛围。
在这里,我还了解到当地独特的风俗文化,每三年一次的醮会活动是这里最热闹的时刻。最近的第十五届醮会在2024年11月11日至14日举行,听当地居民说,正醮当日凌晨,大批信众会早早前来排队,只为争取首位许愿与还愿,场面十分壮观。而每年年初,是集中祈福许愿的吉日,信士们会怀着虔诚的心前来拜祭盘王大帝,祈求姻缘美满、子女健康、平安顺遂、风调雨顺、事业兴旺,这一个个美好的愿望,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与当地居民的交谈中,我得知县志(同治版)卷一中就有关于这座山的记载:“白鹤山,城西五十里,时有白鹤栖止”。邑人莫鲁也曾赋诗赞曰:“崚嶒迎羽翰,顾影萃山灵。奇骨孤峰瘦,霜毫绝顶轻。九皋风欲静,午夜月犹明。千载悬归思,栖迟若有情”。这些历史记载,让幌伞顶更增添了一份古韵。
如今,大岗、桥头两地群众的努力让前往幌伞顶变得更加方便。2019年底,他们通过捐款80多万元对山路进行了硬底化改造,还在距离顶峰的一段距离建设了梯级步道,不仅方便人们登山赏景,也让更多人有机会了解和传承这里的文化。
这次幌伞顶之行,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它的独特魅力。它既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又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是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的典范。如果你也渴望一场与自然亲密接触、感受历史文化魅力的旅行,那么幌伞顶绝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相信你也会在这里留下一段难忘的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