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怀集新闻网
当前位置: 要闻
60周年了!这就是,“三八运河”!
2025-04-08 15:39:50 | 来源:怀集县融媒体中心

图片

▲大岗三八运河两岸的田园风光(李俊敏摄)

在怀集县大岗镇有一条“三八运河”,当年1万多名建设运河的主力军中女社员占七成多,因此得名“三八运河”。“三八运河”纵贯大岗镇全境长达14公里,润泽9个行政村,是大岗版的“红旗渠”,是一道奔流不息的精神丰碑。

罗昭 摄2.jpg

 航拍大岗“三八运河”。  罗昭 摄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建设的壮丽篇章中,河南林县“红旗渠”的建成无疑是一座不朽的丰碑。其“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如同一束强光,照亮了全国各地水利建设者前行的道路。大岗镇的“三八运河”,正是在“红旗渠”精神的感召下,奏响了一曲战天斗地的壮丽凯歌。今年是“三八运河”建成60周年,让我们一起追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大岗镇人民,尤其是妇女同志凭借一铲一锹一担一双手,苦干100多天,把24个弯曲河道拉直,修成这条“三八运河”,解决水患。



临危受命,勇挑治水重担

大岗镇地处平原,本应是粮食富足的鱼米之乡,然而水患却成为这片土地发展的“拦路虎”。大岗河蜿蜒曲折,24道弯如同一串串枷锁,锁住了大岗镇经济社会的发展。洪水季节,河水肆虐、庄稼被淹,农民一年的辛勤劳作往往化为泡影;旱季时,水源匮乏、农田干裂,村民为了争水时常发生纠纷,干群矛盾一触即发。解决水患,成为大岗镇人民最迫切的期盼。

图片

“三八运河”动工前的动员会上,林繁衍作总动员讲话。


1965年1月,党组织将这一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林繁衍。这位自参与土改工作以来便对党忠诚、勇于啃硬骨头的领导干部,毅然决然地挑起了大岗公社党委书记这一重担。他深知,这不仅是组织的信任,更是大岗镇4万多人民的殷切期望。

图片

在颁奖台上接受颁奖的林繁衍、练全、李产骏、陈廷健、郭绍甫、曾昭瑞6名公社书记被号称“怀集六大闯将”。(摄于1966年7月)

林繁衍到任后,马不停蹄召集镇班子统一思想,并要求分别深入挂点村开展细致调研。他本人更是深入大岗河涉及的村村寨寨,穿梭在田间地头,与村民促膝长谈,了解每一处河道的情况,倾听每一位村民的诉求。他的身影频繁出现在河堤两岸,那坚定的步伐,仿佛在向水患宣告:“我们绝不退缩!”


大胆规划,开启改河征程

经过一番深入调研,林繁衍提出了“截洪改道、引水入渠”的大胆设想,决定开展改河大会战,修建“三八运河”。这一设想在大岗镇掀起了波澜。要知道,统一沿河九个大队群众的思想并非易事,改河工程不仅规模大,而且面临着技术、资金、人力等诸多难题。但林繁衍没有被困难吓倒,他坚信,只要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为了争取群众的支持,林繁衍挨家挨户地做思想工作,向村民描绘改河后的美好蓝图,耐心细致地解释改河工程的意义和好处,用真诚和决心打动了每一位村民。终于,群众的思想统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改河大会战即将拉开帷幕。

图片

5名熟悉当年开挖“三八运河”情况的老干部,从左到右分别为:罗天兴、李有朋、乔美珍、伍星、王振华。

1965年10月15日,是大岗镇历史上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岭岗大队汶水寨的指挥部前,彩旗飘扬、锣鼓喧天,来自全公社的党员干部齐聚于此,共同为“三八运河”治水工程指挥部挂牌庆贺。随着红绸飘落,持续100天的“三八运河大会战”正式打响。那一刻,所有人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决心,他们要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大岗镇的命运。


艰苦奋战,巾帼不让须眉

会战期间,每天都有万余名劳力奔赴工地,其中女社员占了七成多,成为了“三八运河”建设的主力军,“三八运河”也因此得名。这些女社员们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建设家乡的重任,她们的身影成为了工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图片

“三八运河”岸边鲜花盛开。(黎俏欣摄)

在工地上,女社员们不畏艰辛,与男社员们并肩作战。她们有的是新婚不久的新娘,为了建设运河,毅然告别新婚的甜蜜,投身到艰苦的劳动中;有的是家中的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但她们克服重重困难,舍小家为大家,一心扑在工程上。她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壮志。

图片

近日,笔者走访《三八运河立功光荣榜》名单上的健在的大岗镇白鹤村村民谭秀英、高日声夫妇。

搬运石块时,她们几人一组,齐心协力,喊着响亮的号子,一步一步艰难前行。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一声号子,都凝聚着她们战胜困难的力量。挖掘河道时,她们双手紧握锄头,用力地刨着坚硬的泥土。即便磨出了血泡,她们也只是简单包扎,又继续投入战斗。那一双双布满老茧和血泡的手,是她们辛勤付出的见证;那一个个坚定的眼神,透露出她们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艰苦的条件下,女社员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形成了一股坚不可摧的力量。她们在工地上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种情谊如同运河里的水,源源不断,流淌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她们的故事成为了大岗镇人民口口相传的佳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无私奉献,铸就不朽丰碑

在“三八运河”建设过程中,像林繁衍这样的党员干部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他们冲锋在前、吃苦在前,与群众同甘共苦,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哪里有危险,他们就冲向哪里。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修建运河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十分短缺。但大岗人民没有向困难低头,他们自力更生,想方设法解决问题。没有炸药,他们就自己制造;没有水泥,他们就土法上马,烧制石灰代替,他们用智慧和汗水,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图片

经过100个日夜的艰苦奋战,奇迹终于出现了。原来全长14公里的大岗河,被成功改造为9公里的“三八运河”。河道变直了,水流顺畅了,洪水得到了有效控制,灌溉难题也迎刃而解。曾经饱受水患之苦的农田,变成了1.2万亩的连片肥沃良田,粮食产量大幅提高,从改河前年亩产400多斤,到改河后年年增产,大岗镇人民的生活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精神传承,续写时代新篇

六十载岁月悠悠而过,大岗“三八运河”依然静静流淌,滋润着这片土地。它不仅是一项水利工程,更是一座精神丰碑,见证了老一辈建设者不畏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彰显了党员干部一心为民、真抓实干的担当。在新时代,“三八运河”所蕴含的精神依然熠熠生辉,激励着当代干部群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通讯员:谭上洲、罗建和


点赞 已有0人点赞
0
评论(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
没有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中

怀集新闻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44120220017 粤ICP备2022067139号-1

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制度

怀集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8-5526833,投稿邮箱:hjxcbwxg@163.com

Copyright @ 2024 怀集新闻网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2067139号-1

顶部
x
怀城街道 幸福街道 冷坑镇 梁村镇 大岗镇 洽水镇 岗坪镇 甘洒镇 凤岗镇 诗洞镇 下帅乡 马宁镇 连麦镇 中洲镇 永固镇 汶朗镇 坳仔镇 桥头镇 蓝钟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