圩镇赶集文化,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商贸活动形式,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其起源可追溯至古代,当时交通不便、物资匮乏,人们为了满足生活需求,便约定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物品交换与买卖,久而久之,形成了固定的圩日集市。
在烟火气弥漫的大岗镇,当地人称赶集为“趁圩”,“趁圩”当日称为“趁圩日”,设于每月日期带有2、5、8数字的日子。每逢“趁圩日”,街道上熙熙攘攘,人们带着自己的农产品、手工艺品等前往圩市摆卖,还有新鲜的蔬菜水果、琳琅满目的特色小吃、活蹦乱跳的家禽、精致的竹编制品以及日常生活用品等,令人满怀期盼。
对大岗人而言,“趁圩”是童年记忆里最熟悉、最深刻、有滋有味的经历,“大岗街”,聚拢的是烟火,摊开的是生活,留住的是乡愁;“趁圩”,趁的是热闹,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殷殷期盼。
一份农产品,一分耕耘,一份温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勤劳的大岗人民在不同的时令,将自己勤劳耕耘的“收获”背到圩街上摆卖,嫩绿的蔬菜、甜脆可口的水果、圆滚饱满的番薯、芋头、淮山、竹笋……商品目不暇接。
商贩卖力吆喝推销自家的产品,买家走街串巷挑选自己心仪的物品,小孩也跟着家里人来凑一波热闹,整条街上充满欢声笑语,市井烟火气在此刻有了具象化。
一只家禽,一件竹制品,一段家常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旧时的大岗街家禽市场、竹编织品市场如今已经搬到了新市场,鸡、鸭、鹅、狗、兔种类繁多,畚箕、竹席、竹篮、鸡笼、扁担等竹编制品各具特色。
大岗是人口大镇、农业大镇,素来养殖家禽量多,竹制品编织业繁荣。“老板,这个多少钱?”“便宜卖啦,给您算个优惠价!”“旺,生意兴隆!”“丁财进!”……在家禽和竹制品市场,人头涌动、热闹非凡,买卖双方讨价还价,偶尔碰上许久未见的老友或亲戚,详聊几句、互道祝福。
以往,村民买竹制品主要是用于农忙耕种,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变迁,耕种逐步实现机械化,现在大岗村民买竹制品大多用于办喜事,或是当工艺品收藏,而来买家禽的也大多是用于宴席,寓意兴旺发达、繁荣昌盛。
一件文具,一套服装,一份快乐每逢大岗“趁圩日”,文具店和“衫行”颇为热闹,尤其是开学季和春节。开学季的“趁圩日”,家长带着小孩到文具店挑选喜欢的书包、笔等学习用品,寄望孩子在学习上有一个全新的开始。
“衫行”对每一个大岗人而言都是印象深刻,只有“趁圩日”才会开张。当天,“衫行”人来人往,各个摊位摆满童装、老年服饰、时尚服饰,尤其是临近春节,长辈带上孩子到“衫行”挑选喜欢的拜年服,热闹非凡、欢乐无限。
一碗云吞,一次相看,一段姻缘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大部分“老大岗人”对圩镇的云吞店都有着特殊的情感,最神奇的是,造就了许多美好姻缘。
特别是在通讯不发达的七、八十年代,大岗的适婚男女大部分是通过媒人介绍相识,双方初次见面的印象显得尤为重要。那时候酒店少、交通比较落后、生活条件相对拮据,云吞店是男女双方“相看”的最佳地点。
“店里基本是满座的,十分热闹,而且云吞香滑好吃又优惠,所以成了很多情侣最初‘相看’的首选地点。几十年来,见证了一段又一段美好的姻缘。”云吞店老板石女士笑呵呵说。
一次理发,一件首饰,一门手艺人来人往,时光流转,老手艺人难以寻觅。以前,每逢大岗“趁圩日”,爷爷奶奶会带着小孩上圩镇剪头发,许多理发师在屋檐下一角,用简单的理发工具为孩子理发。这么多年以来,他们的双手长满了老茧,看着每一个孩子渐渐长大成人。
街中,还有善于制作老一辈人佩戴首饰品的制作师傅。他们的工具箱里,金、银、铜等饰品俱全,以前“趁圩”的时候,孩子们总会好奇地看上几眼,觉得十分新鲜。
长大后才知道,每当村民家里有婚事,总会在“趁圩日”拿着祖辈传下来的金、银、铜来这里加工成颈链、手环、戒指等,用作定情信物,成为一段段姻缘的见证者。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如今,随着时代发展,人民生活越来越好,商品类目更加丰富多彩,圩街各种设施配套日趋完善,市场秩序实现规范化管理,圩镇赶集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焕发出新的活力。“趁圩”,在更新。
记者:陈亦飘、罗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