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怀集县凤岗镇一个边远的山旮旯里,曾经建有一个全省闻名的香菇生产基地——徒木坑冬菇场。该基地由广东省外贸局土产进出口公司投资建设,为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实验基地,也是怀集县当年重要的社办企业。基地于1974年秋创建,至1979年撤离,时间虽短,却对全省各地的食用菌生产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椴木上摘下来进行加工晾晒的香菇香菇,山区群众传统叫“冬菇”,为冬春天从大山上枯树残枝上长出来的食用菌,是备受人们喜爱的山区名优土特产,还是20世纪70年代出口创汇的畅销品。在山区,人们上山采摘野生香菇作为地方特产售卖或赠亲送友,从哪个年代开始也很难追溯。
野生冬菇通常生长在冬天大雪压折的树枝上,靠菌丝自然传播繁殖,自然生长一年左右,成熟的菌丝便在适温适湿的条件下形成菌蕾,菌蕾突破树皮,经5-10天时间便成长为成熟的香菇。香菇喜在多雾潮湿的山溪边、山腰上生长,菇蕾长出来后,受大风和干燥天气影响,正在成长的香菇叶面开裂,继而长成肉厚质优的“花菇”来。当年雪下得越大,来年野生香菇产量越高。
据相关资料记载,香菇等食用菌的栽培历史,可追溯至1000-1100年,甚至更早,是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怀集是“八成林地一成田,半成河流半成村”的林区,气候适宜、雨量充沛,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这些优良的外部条件为香菇的生长及栽培提供了优越的生态环境。
山区群众有土法栽培香菇的经验,但成活率不高,往往造成木材的浪费。每年冬至前后是土法种植香菇的理想季节,山区群众会把握时机到高山上的山谷边将枫树、椎树等适宜香菇菌丝生长的树木砍下,横在森林间,不用去枝丫,只是用刀在树身上砍出一条条不规则的刀痕,冬天漫布在山间的香菇孢子便附在刀疤和枝丫上着床,不断繁殖,到来年冬天,连细小的枝丫都可长出香菇来。也有不少群众在上山采菇的同时,将长菇的木头拿回家培育。
怀集东区的凤岗、洽水是怀集县重要的木材产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受交通运输条件制约,木材从山里到山外,主要人工抬、“满山跑”木头车运,到山溪边,还要通过“赶羊”方式将山溪上游的木材漂到下游现代交通工具能到达的地方上岸。路程远些的深山,由于运输困难,采伐杉木、松木才有一点微薄效益,那些笨重的杂木砍下也运输不出来,只能长在山上、坏在山里,白白浪费。通常,人们在更新造林时,在运走松木、杉木之后,将余下的杂木连同芒草一起处理,在炼山时白白烧掉,实在可惜。
画家林丰俗1974年11月写生作品《怀集岳山烧山垦地》
徒木坑坐落在凤岗镇欧上村(由当年为上磴、坳头两个大队合拼),就在海拔1300多米的上磴山山脚,约2公里长的小山溪在坳头村口汇聚,流往绥江河上游的凤岗河。徒木坑山溪两边有宽20-50米的平缓山谷山地,两岸是茂盛的森林,有枫树、椎树等适宜香菇菌丝生长的大量树木,是兴办冬菇场的理想选址。
1974年春,县委在全县大办采育场的同时,考虑到利用山区木材资源发展林区经济,争取广东省外贸局土产进出口公司支持,在徒木坑兴办冬菇场,通过推广椴木栽培香菇技术,发展出口创汇的畅销品冬菇产业,促进山区林业资源综合利用,增加地方经济收入。
徒木坑冬菇场建起来后,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以此作为实验基地,省、市、县、镇各级都有人员派驻。广东省外贸局派出京果科庞科长、李干科员,还有研究所总负责罗宽华教授、研究员朱美琴(讲师),以及邱万英、刘苏恩等工程师(研究员)常驻,开展香菇、木耳菌种制作、椴木栽培试验,培训食用菌生产技术员,推广适宜当地椴木栽培的香菇菌种。省微生物研究所派出工程师长期驻点授课,共举办广东省香菇栽培技术培训班10多期。广东省科技学校农业微生物班的三届学生都到过徒木坑冬菇场参加香菇生产技术培训。短短的几年时间,小山沟便为全省各地输送数百名冬菇栽培技术员。
1975年冬,下起一场少有的大雪后,省微生物研究所罗宽华研究员在徒木坑菇场宿舍区边的雪地上,为部分场员拍摄的合影照片。照片从左到右,后排分别为:马球宜、陈宇对、邓旷锐、谭月霞、周少飞、周华戴、莫文活;前排分别为:建筑师傅、莫瑞枝、黄树生、建筑师傅
徒木坑冬菇场为那个时期效益较好的乡镇企业,每年生产的香菇不愁卖,可以出口创汇,每年还生产5万瓶菌种销售,效益可观。肇庆市外贸局土产进出口公司罗伟棠、县外贸局黄树生和镇企业办李球、莫文光等人配合对接省外贸的产品销售工作。
根据当年安排到冬菇场参与冬菇制种和生产试验的谭承聂回忆,他参与冬菇场的菌种制作和椴木生产的试验,当年,实验基地开展试验研究所需要的场地和木材由冬菇场无偿提供,进行不同木种、不同香菇品种的试验,同时向冬菇场推广优质冬菇品种和椴木栽培香菇技术,提供全面的技术指导服务。徒木坑两岸的山场以当年的坳头大队居多,上磴大队约占总面积的三成多,碲下大队也有少量股份。冬菇场属于凤岗公社的社办企业,山场所有者的3个大队参与收益分红,并按一定比例安排青年劳动力参与冬菇场的工作。在谭承聂的记忆中,上磴、坳头两个大队共有12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安排1人,碲下大队安排1人,他是坳头大队第二生产队的成员。当年冬菇场的收益归生产队,所派出人员也像安排到采育场的社员一样回生产队领工分。
上蹬大队第六生产队青年周华戴回忆,他曾经是徒木坑冬菇场科研组组长,于1977年被省外贸选送到郁南县外贸局当技术员,三年后被调入德庆县外贸局当技术人员。由于工作出色转为政府科员,任德庆县科学技术委员会食用菌研究所所长,该所曾被中国食用菌协会评为全国先进单位,周华戴被评为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出席全国科学家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他还先后被中国微生物学会、中国菌物学会,中国食用菌协会吸收为理事、永久会员。
20世纪90年代初之前,山区交通不便,木材运输困难,木材资源丰富,种植冬菇是木材加工利用的主要增收途径,当时村民就业门路本来不多,种植冬菇相对比砍木和干其他农务的效益高好几倍。
为了加快山区林业经济发展,坳头大队在村里土名芋洽涌设立大队林场,在公路边的山坡上种植三华李、柿子、青梨等果树,从山上砍下木材,在山溪边开展椴木培植香菇、木耳。由广东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纪录片《怀集林业采育场》于1977年9月全国放映,也是怀集县林业先进事迹代表广东省参加“第三届全国农业学大寨展览”的送展项目之一。该片中的林下间种木薯和香菇、木耳种植场的场景就在徒木坑冬菇场和坳头大队林场内,在盛满香菇、木耳的箩筐上,“坳头中队木耳场”的字样清晰可见。
群山环抱的田螺寨(洪州摄)
徒木坑冬菇场建起来后,欧上村委会(当年为上蹬、坳头两个大队)成为全县最早利用椴木人工栽培香菇的乡村。最初,村民从山上砍伐种植香菇的最佳树种枫树在房前屋后起堆,搭棚培育香菇。尝到种植香菇的甜头后,群众开始到山上砍伐木材在山谷培育香菇,靠近村边山上适宜栽培香菇的木材砍完,村民又到离村更远、步行90分钟才到达的山里选点砍木,在山沟搭棚培育,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椴木栽培香菇的步骤分选木、砍木、下种、培育等环节。通常选在冬至前后砍木,砍下木材晾半到一个月,待木材的水分减少到一定程度后,再锯成1.2米木段,在木段两头切口涂上石灰水防治杂菌入侵。种植方法是用专用的铁锤装上皮带冲在树干上打孔,将菌种塞在孔里,然后用比孔稍大一点的树皮盖上,让菌种菌丝慢慢向周围延伸,不断生长。
人工栽培技术简单,可以提高成活率,保证生产效益。经省微生物研究所实地试验,不断推广产量高、质量好的香菇品种。当地最早推广的品种为“香9”,味道与野生品种较为接近,但是菇型小、菇叶薄、产量低,很快便被早熟品种“K3”所取代。
“K3”春天种植,当年秋冬便有收获,为早熟高产品种,缺点是菇脚长、外观差。菇农认为最好的品种为“7401”,该品种第二、第三年最为高产,丰产期每立方米产干品10公斤左右,产值300-400元。椴木培育香菇,种植一次,通常收获3-5年。
到80年代初,田螺寨60多农户,家家户户都有丰富的种植香菇经验,种植50立方米以上的种植大户20多户,靠种香菇致富的“万元户”10多户,由于种植量大、单产高,田螺寨成为远近闻名的“香菇村”。每年香菇收获季节,来自镇内镇外的客商(菇贩)都涌进田螺寨,进村入户收购香菇,也有本地菇农加入贩卖香菇的商业队伍,将本地生产的香菇运到县城和广州贩卖,香菇成为当年村民重要的经济支柱。
因为有香菇作为支柱产业,当地年轻人基本上都将精力放在种植香菇上,不少家庭还从村外聘请劳动力务工种香菇。直到90年代初,木材资源基本消耗殆尽,当地青壮年劳动力才开始到城市务工就业,追赶改革开放大潮。
冬菇菌种从徒木坑和田螺寨销往全省各地
徒木坑冬菇场建起来后,实现椴木栽培香菇和香菇菌种生产相结合。据当年的老技术员谭承聂回忆,该冬菇场每年生产5万多瓶(可栽培6000立方米木材)香菇菌种,销往韶关、河源、梅州、云浮、清远等地,市场需求旺盛、供不应求,为冬菇场这个社办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还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在椴木上长出来的香菇
然而,1979年,受资源所限,徒木坑冬菇场解散,原来任党支部书记兼场长的谭群土和担任制种技术员的谭承聂,回到家乡田螺寨分别建起两家香菇菌种制种厂,向村民兄弟赊销“菌种”,成为带领乡亲种植冬菇致富的“领头羊”。这两家菌种厂每年生产菌种2万瓶左右,全镇各村,还有洽水、甘洒等乡镇菇农都到田螺寨选购菌种。
田螺寨的香菇菌种制种师傅除了谭群土、谭承聂外,还有谭承映、谭承军、谭飞州等,他们在凤岗镇上良、上蹬、利民等村开设分厂,菌种销往县内的甘洒、洽水、连麦等镇,还有广宁、连山、连南、阳山等县。几年后,当地木材少了,10多名田螺村民到村外资源丰富的山区,与当地村民合作开发种植香菇,推广椴木培育香菇技术。广宁县葵洞林场的村民沈福全经常在凤岗镇利民村周边捕捉野猪,打猎谋生,他看到当地群众种植香菇可以致富,于1984年秋开始在家乡的大山上砍木种冬菇,次年便收获数千斤鲜冬菇,所产的鲜香菇在当地供不应求,一下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万元户”,成为当地的致富带头人。
据了解,20世纪70年代,当地的冬菇收购价格每市斤6-8元,按每立方20-30市斤计算,每立方木材高峰年份产值在150-200元左右。自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为了节约木材资源,不得不转变香菇的生产方式,传统的椴木培育香菇逐步退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木糠袋栽培法。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冬菇价格不断上涨,尤其1985-1987年间,优质花菇每市斤产地收购单价每市斤30-50元,每立方米菇木年产值也达到600-800元。时至今日,在怀集山区那些高山密林上,还有零零星星的野生冬菇生长,成为当地难得的一味山珍。
2018年10月10日,当年的徒木坑冬菇场场员在怀集县城聚会留念
徒木坑冬菇场的历史已然成为过去,但其对怀集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却是深远而持久的。作为地方农林业的先锋,该冬菇场实现椴木栽培香菇与香菇菌种生产的有效结合,不仅为当地村民带来冬菇栽培的先进技术、提升生产水平,还为他们开辟了新的经济创收渠道,满足省内香菇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尽管在资源限制的情况下最终解散,但谭群土和谭承聂等人的返乡创业精神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激励更多村民参与香菇种植和菌种生产,推动农业技术的普及,带动越来越多村民通过种植冬菇实现了经济收入稳步提高。
通讯员:谭上洲、林文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