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帅壮族瑶族乡位于怀集县西北部,一直保持着壮瑶汉三族生活习惯,壮、瑶两族约占全乡总人口70%,经五百多年交融沿袭,形成现在“三族同欢”的美好局面。对怀集法院来说,如何维护好辖区民族团结,解决好关系到三族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成为重要课题。
近年来,怀集法院聚焦“打造下帅民族乡民族特色司法服务品牌”,全力为下帅壮族瑶族乡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其中,下帅乡司法惠民服务中心着力挖掘当地文化特色,探索“共建共治共享”诉源治理新路径,推动司法服务直达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以司法温度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探索出了一条民族自治与法治相融合的社会治理实践新路子。
联动共建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下帅乡距离县城57公里,车程约1.5小时,到辖区内的冷坑法庭也需要近1小时的车程。如何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是怀集法院最为关注的问题。 在下帅乡,村道两旁、村中长廊等地随处可见法治标语,“法”字随处可见。 2023年7月,下帅司法惠民服务中心挂牌成立,通过整合人民法院与乡综治办、司法所、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行业协会等多元解纷力量,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有机结合,为村民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 去年7月底,下帅山奢村民陈某到乡综治办反映其养殖的牛只被同村村民赵某砍断牛尾,要求对方索赔2万元。当事双方态度硬,情绪上头,相互责怪。赵某声称是因为陈某的牛只经常踩踏她的农作物,导致农作物损坏,而且经过多次告知,仍是如此,一气之下就做出了过激行为,现深感后悔,但陈某方索要2万元的赔偿,金额过高,无法达成一致建议。 接到反映后,下帅司法惠民服务中心联合县人民法院、司法所、派出所、村级法律顾问、山奢村“两委”干部组成工作小组,通过入户走访、法官普法、邀请调解,既给双方讲道理、讲法律,也利用乡村的人情世故,让矛盾纠纷得到化解。最后,双方握手言和,以7000元的赔偿金解决此起“烦心事”。 此外,下帅司法惠民服务中心还配置了司法服务“智慧屏”,集约了网上立案、在线调解、司法确认、纠纷预诊等在线服务功能,让办案解纷从“线下跑”转为“网上办”。怀集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通过远程视频,对司法惠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帮助群众调解矛盾纠纷、解答相关法律问题,让偏远地区村民便捷地解决矛盾纠纷。 如今,小到家长里短、邻里矛盾,大到房屋拆迁、土地纠纷,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问题,都能到下帅司法惠民中心讲理。2023年,下帅乡进入法院的诉讼案件仅17件,司法惠民服务中心的诉源治理工作初见成效。 怀集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黄愿坚说:“司法惠民服务中心帮助村民用法解决了一件件邻里关系、抚养赡养等纠纷,越来越多的村民相信‘法’的力量。”
“党员+普法” 擦亮民族团结“石榴红”
为提升少数民族群众法律素养,怀集法院通过开展以案说法、送法下乡、巡回审判等形式,推动法律知识“六进”,引导少数民族群众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怀集法院制定了《怀集县人民法院关于成立少数民族法律志愿服务宣讲队工作方案》,建立“党员+普法”活动机制。各党支部分别与下帅乡各村党支部构建联动模式,通过以案释法、以案普法等形式,让法治课走进走到群众身边,为群众提供更有温度、更为贴心的司法服务。2023年,各党支部共开展送法进乡村活动7场次。 同时,怀集法院还分别在下帅乡民族团结广场和下帅乡竹六村村委会广场,结合特色民俗文化,打造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的法治元素与文化元素,建设了一批法治文化宣传栏。形式明快简洁,内容通俗易懂,让群众在轻松惬意的休闲环境中学习法治知识,把握法治理念,树立法治信仰。 民族团结“同心圆”,司法服务挺在前。下一步,怀集法院将继续巩固提升各项司法服务,把基层司法力量融入到民族团结工作中,更好地服务下帅乡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特色司法品牌。 来源:肇庆市中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