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怀集县坳仔镇阶洞村以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为契机,积极推行实施“网格化+积分制”管理模式,将纷繁复杂的村级事务标准化、具象化,让基层治理工作可量化、有抓手,真正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有效激发村民参与农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农村治理新格局。
党建引领推动基层治理多元化、层次化
阶洞村以党建引领为主线,将党建资源整合到各网格,强化基层党组织对各种资源和各方力量的整合统筹能力,真正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通过重新规划网格治理单元,构建“村—大网格—小网格—户”的四级治理框架,将党员教育、便民服务、综合治理等事项纳入网格化管理,提升“一站式”便民服务承载能力,推动党建网格与基层治理融合发展,为绘就基层治理“全局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我们阶洞村自去年实行网格化管理以来,将全村在家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人大代表、村民小组长、村民理事会成员或热心群众纳入网格参与管理,组建多元多层次的服务团队,有效破解了‘干部在做、群众在看’的难题,加强了村民参与日常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基层治理效能。”阶洞村村支书邓伟恒说道。
记者了解到,目前,阶洞村共划分3个大网格、9个小网格,共发动在家党员9人、人大代表2人、村民小组长3人担任网格管理员,对全村的人居环境、纠纷调解、治安管理等事项进行网格化管理,真正实现村级事务管理“多个龙头进水、一个龙头出水”。
“八员合一” 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化、关怀化
“邓叔,最近家里一切都好吧!对于我们村日常治理有什么新的意见建议呢?”记者看到阶洞村村干部在村民邓遵海家中,与他拉家常、问冷暖、谈发展。
阶洞村通过制定网格服务具体方案、印制《网格员工作手册》,精准落岗落责,推动党建引领员、信息收集员、纠纷化解员、文明向导员、民事代办员、安全维稳员、攻坚突击员、积分管理员“八员合一”,畅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通过日常串门谈心,了解网格内每户村民的情况,形成“群众遇事找网格员、网格员依托群众干工作”的良好协作关系。
截至目前,阶洞村网格员共走访群众600多人次,覆盖率达100%,开展各类便民服务12次,接待群众来访20人次,记录意见建议5条,解决民生问题5个,排查风险隐患2处,成功调解矛盾5件。
积分激励 促使基层治理可量化、有抓手
沿着干净宽敞的村道漫步,放眼望去,一片绿油油的稻田,在阳光的映照下,与蓝天白云搭配出童话般的景色。“实行‘网格化+积分制’管理后,村民从‘要我干’转变成‘我要干’的观念,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越来越美了。”阶洞村村民邓遵海乐呵呵地说。
阶洞村通过民主程序,所辖村的村民,以户为单位,均纳入积分制管理,将基层治理、农村振兴各项事务转化为可量化的指标,合理设置积分内容和评定标准。农户积分评议结果每月公示,每季度积分前十名评为“星级文明户”,并依托村庄超市、小卖部、电商服务站、党群服务中心等场所设立“积分兑换超市”,村民凭积分兑换相应物质奖励。通过积分制激活内生动力,引导村民树立主人翁意识、家园意识,将纷繁复杂的村级事务标准化、具象化,让基层治理工作可量化、有抓手,推动形成人人参与的基层治理格局。
“我觉得村里推行积分制很好,村民的卫生意识不断提高,生活中越来越注重干净整洁,还能凭积分换取奖品,工作变得更加主动积极了!”阶洞村村民邓小周如是说。
接下来,阶洞村将继续大力推行“网格化+积分制”的基层治理模式,并把该模式延伸到乡村产业发展中,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努力引进好项目,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向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和美乡村前行。
发布:怀集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李嘉琪、陈金利、陈本康(实习生:罗洁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