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农村变化很大,生活水平提高了,日子越来越有盼头啦!”家住汶朗镇汶朗村的老村民黄昔铎笑着说道。作为土生土长的汶朗村民,他见证了汶朗村这些年来从贫穷变富裕、从落后到先进的变化。
这些年来,汶朗村由昔日的经济落后到如今的宜居宜业,由产业单一到产业日臻完善,由基础设施薄弱到村级公共设施完备……到底是什么秘笈让这个小山村实现华丽蜕变?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升级扩容 做大做强“汶朗蜜柚”品牌
汶朗蜜柚是怀集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之一,有着果肉甜脆多汁、蜜香味浓等特点,深受粤港澳大湾区市民青睐。蜜柚种植是汶朗村的特色产业,全村共有蜜柚种植大户17户,种植面积达到1800多亩。
近年来,汶朗村按照“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布局,巩固发展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汶朗蜜柚”产业升级扩容,推动村域经济发展壮大,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在汶朗村立阳果园,记者看到柚树上一个个果形圆润饱满、沉甸甸的青黄色柚果压弯了枝头,散发出阵阵清香,令人垂涎欲滴。
据了解,立阳果园建立已有二十多年,是整个汶朗镇最早种植蜜柚的果园。“我们基地面积有60多亩,年产量4万到5万斤左右,年产值达到40到50万元,一年可带动当地村民就业超100人次。”立阳果园负责人张卫杰说道。
为巩固推动“汶朗蜜柚”产业升级扩容,汶朗村着力做大做强“汶朗蜜柚”品牌,鼓励农户耕山致富,组织种植户到镇参加蜜柚种植技能培训班,加大机耕路、水肥一体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筹建深田坑蜜柚出口基地,推动汶朗蜜柚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因地制宜 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
汶朗村总面积14000多亩,其中林地面积13000多亩,耕地面积1200多亩,土地资源禀赋优势突出。该村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明确发展定位,引导各自然村因地制宜走特色发展之路,进一步壮大村域经济,增加村集体收入。
汶朗村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盘活撂荒地1600余亩,推广种植辣椒、砂糖橘、皇帝柑等经济作物。此外,生猪养殖、肉牛养殖等产业培育发展效果也较为明显,全村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达18个,有效带动当地村民就近就业,激发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活力。
“我们村以‘汶朗蜜柚’种植基地为中心支点,引导村民发展种养殖业,全村共有种植场200多个,面积达2300亩,从业农户占全村农户的80%。”汶朗村村支书高静莲表示。
同时,在汶朗镇党委政府及各方力量的大力支持下,汶朗村积极对接粤微生物有限公司并初步达成协议,计划实施怀集县工业园区标准厂房投资项目……高静莲告诉记者,她对汶朗村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党建引领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汶朗村聚焦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从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干部队伍素质入手,全面提升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取得显著成效,先后荣获“县先进基层党组织”“五星级村级党组织”“市家庭文明建设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记者了解到,该村两委干部队伍积极发挥带头作用,结合生态农场特色,分别养殖了肉牛100多头、山羊200只、山猪50只,年产值超过55万元,带动50多个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汶朗村两委干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工作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一股劲,带领群众共同致富。”高静莲说道。
汶朗村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探索以“党建引领、支部发力、党员带头、干群联动”的方式,全力推进下坳自然村“美丽庭院巾帼红”行动品牌示范村落地。扎实开展文明村建设活动,完善村级公共基础设施,全村基本完成村道硬底化,实现通水、通电,广播有线电视、电信网络宽带全覆盖。
发布:怀集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李淑媚、陈金利、陈本康、罗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