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冷坑镇双甘村坚持党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扎实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基层社会治理等各项工作,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助力。
配强雁阵,干部储能打造乡村振兴主力军
牢牢抓住班子建设的“牛鼻子”,一线工作中围绕“选”“育”“用”三方面下功夫,配强“两委”班子这支乡村治理的“主力军”。
在2021年村级“两委”换届中,双甘村注重从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大学生、退伍军人、致富能手中物色干部人选,经过选拔,本届村“两委”干部对比上一届实现了学历、年龄“一升一降”。
双甘村党总支部注重党员教育,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经常组织党员学习调研,支部书记更是带领村“两委”干部深入田间地头、走村入户,把基层一线当做“大课堂”,推动“两委”干部在学中干、干中学。同时,从优秀党员、致富能手中物色后备干部进行培养,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让后备干部参与村中各项工作,切实强化后备干部能力素养。
双甘村推行“两委”干部责任岗制度,制定“联述联考联评”制度,推动“两委”干部履职述职。建立正负面履职清单,根据所负责片区土地流转、人居环境整治、村道扩路等工作成效以及群众满意度对“两委”干部进行日常考核,作为对村干部评价的有效依据。
全面落实党组织书记小微权力清单制度、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制度,“两委”班子始终做到遇事有商量、工作有讨论、决策有程序、责任有担当,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议事决策、日常管理、村级治理、村务监督等各方面。通过支书带头、“两委”共振、党员发力,全力做好蔬菜基地用地保障和项目引进对接服务,切实把激发的组织活力转化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战斗力。
围绕“绿、美、亮、净、硬”五字标准,村党总支部积极发动党员、乡贤、理事、在职干部捐资捐款,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共计集资350万元拓宽双甘村进出主干道和修建道路沿线两边水渠,建成长900米宽8米的进村大道,在全村安装太阳能路灯200多盏,有效解决了蔬菜基地运输问题和村民晚上出行难问题,获得了村民的一致赞许,切实推进了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基础保障。
以党建为纽带,借助互联互通、互帮互助机制,双甘村通过与全发蔬菜基地开展共联共建活动,加强互动交流,搭起“资源互补、互利共赢、党建创新”联系沟通的桥梁,紧抓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不放松,以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2022年全发蔬菜基地辐射带动30多户农户增收致富,并为村民提供100多人次在村就业,既为村民提供就业,又解决了蔬菜基地的劳动力问题。在双方共谋产业发展过程中,争取到上级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切实推动双甘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为产业服务”的意识,以发挥党员作用为基础,充分发挥党员、返乡干部和致富能手“三支队伍”的带动作用,破解“三农”发展难题,凝聚起推动土地流转和美丽宜居乡村的强大合力。
实行土地流转党员联户包干制,发动40多名党员以“一对一”“一对多”的形式主动联系涉及流转耕地的农户500多户,开展集体宣讲、上门动员,带动群众流转2500多亩,切实解决土地碎片化问题,为村产业规模化发展供应规模连片土地。
组建45人党员志愿服务队,实施网格化和“党员组长”制,建立“支部牵头、党员牵线、群众参与”的三级联动机制,引导党员“耕”好环境卫生“责任田”,带动群众开展“环境整治齐参与”和党员户“方圆50米”等行动,带动村民自觉落实“门前三包”和“三清三拆”,推动全村居住面积卫生无死角,有效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注重“三培三带”,把致富能手培育成党员,带动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把党员培育成致富带富能手,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把党员致富带富能手培育成村“两委”干部,带动班子建设。通过提供帮扶资金、传授培训技术、帮助扩大生产规模等灵活形式,深入开展党员致富带头人“帮扶联带”活动8场次,为100多名群众提供服务,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接下来,双甘村将围绕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主线,进一步深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建设,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以党建引领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