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8日,肇庆市“西江党旗红·红色睦邻廊道”项目现场推进会在怀集县召开,会议对“西江党旗红·红色睦邻廊道”项目进行部署。“红色睦邻廊道”坚持党建引领,以省际合作为重点,在省际、市际间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联建共建新模式,推动区域关系更加和睦融洽、区域合作更加深入高效。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克俭出席会议并作讲话,县委书记于晓军参加活动。
会议指出 各地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基层治理、加强东西部协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省委李希书记来肇调研指示精神,聚焦交界地区基层治理的短板和潜力板,统筹资源力量,着力破解交界地区治理难题,深入推进“西江党旗红·红色睦邻廊道”项目,以党的组织优势引领区域协调发展。 会议要求 各地各部门要重点围绕“1+10”联建共建模式,建立1个平台,即: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实施党建联抓、队伍联育、文化联建、产业联促、治安联防、矛盾联解、生态联护、信息联通、资源联享、活动联办等10项措施,整合资源、互促共进,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等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会议强调 要高度重视“红色睦邻廊道”建设工作,各有关县(市、区)党委要加强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各有关镇(街)、村(社区)主动作为,分步分批、有序推进,不断完善“红色睦邻廊道”建设,持续推动交界地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常态化长效化,把党组织政治引领和协调各方优势转化为睦邻友好、推动区域合作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与会人员实地参观了岗坪镇太原村“睦领廊道”项目、智慧农田、省际廊道产业示范基地、乡村振兴人才驿站。
据了解,近年来,肇庆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部署要求,切实发挥好肇庆东联东进以及面向大西南的门户作用,制定《关于建设“西江党旗红·红色睦邻廊道”的工作方案》,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省际交界地区基层治理“1+10”联建共建模式,在肇庆—梧州、肇庆—贺州交界地区建设2条省际“红色睦邻廊道”,着力解决省际交界地区基层党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问题,推动肇梧、肇贺两地逐步形成党建引领、协同合作、共谋发展、互联共促的新格局。 在加强基层党建方面 我市与广西交界的11个乡镇中已有7个与其交界乡镇签订了《党建合作协议》,推动双方县(市、区)、镇(街)、村(社区)不同层级的单位、行业及各领域的党组织联结组成一体化的“大组织网络”,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生活会、“红色讲堂”联讲等活动,推动两地党员干部学习交流常态化。2021年以来,累计召开党建联席会议400多次。 在产业发展方面 由交界地区镇(街)党委牵头,探索“党组织+合作社+企业+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推动交界地区产业布局一体化、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怀集岗坪镇与贺州灵峰镇组建产业合作协商队,实行“党员联系农户”制度,动员两地群众整合流转连片土地1400多亩,引入龙头企业共建产业示范基地,发展丝苗米、莲雾、红宝石芭乐等特色优势产业。封开大洲镇推动粤桂两地特色农产品和特色文旅深度融合,成立9家公司、27个专业合作社、36个家庭农场,打造杏花鸡、食用菌、兰花等一批示范基地。 在乡村振兴方面 做好交界地区村庄规划和风貌管控提升,定期联合开展人居环境、省际交界路域整治等联建“微改造”行动,组织开展“全民义务劳动日”,发动村民投工投劳超10万人次。以美学思维推进农村景区化改造,通过集中整治、连片提升、滚动验收,加快规划建设省际交界地区乡村振兴示范带,推动村庄A级景区创建,成功创建2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21年实现旅游收入2.75亿元。 在基层治理方面 建立镇、村、组三级联防联调网络,建立镇(街)联调联解机构,设立村(社区)矛盾纠纷联调联解室,建强村民小组联调信息员队伍,分层级联调联解推动矛盾纠纷及时有效化解。2020年以来,我市封开县南丰镇与广西苍梧县铺门镇携手共治,累计成功调解边界土地权属纠纷57起,涉及金额400多万元。同时,整合“一办两所”(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等平台,建立应对边界治安问题快速反应机制,组建边界治安联合会和治安联防队伍,目前交界地区联防队员达1400多名。通过每月一次联合巡防、每季度一次碰头会,常态化交流信息、促进合作。 下来,我市将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完善“1+10”联建共建模式,聚焦解决省际、市际交界地区改革发展稳定难题,全力推进“红色睦邻廊道”项目建设,着力构建起粤桂一家亲、邻市齐发展、县县同发力的生动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