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怀集洪灾,广大志愿者闻“汛”而动,转移群众、清淤排险、运送物资,在抗洪救灾一线筑起坚实的“红色防线”。 “水涨得太快了,很多群众来不及撤离,我们必须争分夺秒!”回忆起当时的救援场景,怀集县燕都慈善会会长谭媛平仍心有余悸。洪水来袭时,燕都慈善会与佛山市南狮退役军人志愿救援队迅速联动,组建救援信息群,24小时待命。 6月19日至23日,志愿者昼夜不停,成功转移237名受困群众。 “最紧张的那几天,我们都在慈善会门口‘开仓放粮’,附近居民都来这里领物资。”谭媛平说,据统计,燕都慈善会累计发动会员捐赠物资超20万元,组织党员98人次、志愿者1300余人次投入救灾。 在清淤现场,一群年轻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怀集县同路单采血浆站组织54名青年学生志愿者,连续多日奋战在清淤一线 “女同学力气小,就用大腿、小臂去抬东西,有的同学手酸得都抬不起来,但没人喊累。”志愿者高浅伟说,除了清淤,还要搬运物资,将一车车矿泉水、方便面尽早送到安置点。“这次经历让我们的青春更有意义。” 怀集县心连心助孤扶贫慈善会200多名义工,连续9天奋战在救灾一线。这支队伍中,既有党员、青年,还有退休老人。 “我们联合云浮、广宁的兄弟组织,筹集了价值12万元的物资,协调铲车、挖掘机等设备。”慈善会党支部书记黎英说,他们累计清理4个区域,清运淤泥320吨,灾后还上门走访136户困难家庭,为受灾儿童提供心理辅导,帮助他们重建信心。 “看到那么多外地志愿者来帮忙,我们本地人更不能旁观!”怀集县安定志愿服务队队长黎双自家店铺也遭水淹,仍坚持先帮助其他受灾群众。 有一次,她发现一名受困市民因饥饿近乎虚脱,立即将手中的食物递过去。“他十分焦虑,都快哭了,还说:‘再没有东西吃可能要晕倒了,特别感谢你送东西来。’那一刻,我觉得再累都值得。”黎双说。安定志愿服务队累计出动志愿者1500余人次,筹集并派发物资3000多件。 在此次抗洪救灾中,全县广大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岳山造林”光荣传统的意义与内涵,展现了新时代志愿者的责任与担当。据统计,累计30多支志愿服务队、2000多名志愿者参与救灾,接收社会捐赠超546万元、物资107万件。 县委社会工作部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完善社会动员机制,优化志愿服务管理,推动形成更高效的应急响应体系,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记者:曾辉、梁志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