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曦微露,怀集的校园里已传来琅琅书声;夜幕低垂,老师们的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距离中高考的倒计时牌每天跳动,老师、家长和学校正以一场润物细无声的“家校协奏曲”,把备考的焦虑化作成长的养分,共同为孩子们的梦想保驾护航。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清晨,怀集中学初三语文课堂上传出响亮的诵读声。 距离中考不到90天,语文老师程少勤和同事们正在全力冲刺。程老师介绍,二轮复习阶段内容密集、时间紧迫,学生容易出现疲倦感。为此,课前5分钟设置“古诗文唤醒”环节,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激活大脑皮层;课堂上,老师会及时提醒犯困的学生,并通过精讲多练让课堂更加生动。 针对学生的基础薄弱点,老师会通过错题本和强化记忆,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对于容易紧张的学生,通过模拟考试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熟悉考试流程、掌握放松技巧,而对于心理素质较好的学生,则鼓励他们挑战一些有难度的题目,提升语文素养。 “每个学生有自己的特点,备考不能‘一刀切’。”肇庆市碧海湾学校高中部数学老师杨俊越介绍,从高一开始,学校为每个学生建立了成长档案,记录性格特点、心理状态、考试成绩等信息。 针对偏科型学生,老师会制定优势学科保稳、薄弱学科急救的策略;对于视觉型学生,则用思维导图帮助梳理知识;而对于后进生,则通过阶段性目标逐步提升信心。 “现在每个学科每周有一次限时训练,每两周进行一次全真训练,我们根据模考成绩来调整重难点分配。”杨老师表示,学习困难主要集中在认知和方法层面,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错题归因能力弱”问题,推行“错题三步法”:标注错因→关联知识点→变式拓展。“当学生学会与错题对话,瓶颈自然被打破。”他笑着说。 怀集一中高三学生家长严彩珍坦言,备考期间最担心孩子的心理压力。“高三节奏紧张,孩子默默承受焦虑,我最怕他情绪出问题。”为了缓解孩子的压力,严彩珍说,尽量营造轻松的家庭氛围,有时会带孩子看一场解压电影,或者吃一顿喜欢的快餐。 严彩珍告诉记者,她平时还会积极主动与老师沟通,时刻关注孩子的情况。“一个月会有多次线上或面对面的交流,老师会告诉我孩子的课堂表现、成绩波动的原因,还会提出具体建议。比如,如何安排休息、如何引导孩子自我调节等。”她说,有时候孩子不太愿意表露自己的困难,学校老师反馈的信息就很关键,家校之间默契配合,能让孩子在备考中感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双重支持。 清晨,大课间铃声刚落,肇庆市碧海湾学校的操场瞬间热闹起来。伴随着广播体操的音乐声,学生整齐划一地伸展手臂,阳光洒在他们充满朝气的脸上。德育处副主任张家伟告诉记者,学校还增设了乒乓球台和羽毛球网等体育设施,希望通过体育活动,让学生释放压力,找到学习的节奏感。 据了解,该学校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专门设有心理港湾室、宣泄室、音乐室等,为学生解压、缓解情绪,还有专业的心理老师为学生提供心理疏导。 为了进一步关心关爱学生,学校还建议家长为孩子提供必要的情绪价值。“我们鼓励家长带孩子吃一顿解压的快餐,或者看一场放松的电影。备考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张家伟说。 从课堂到家庭,从心理疏导到体育减压,每一份努力都在告诉学子你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每个怀集学子都将带着被爱托举的信念,走向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