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逢佳节喜事,怀集家家户户的餐桌上总少不了一味腐竹,这已成为怀集街坊市民心照不宣的仪式感。近日,记者走进一家位于梁村镇石塘村的家庭式腐竹作坊,探寻腐竹的古法制作技艺。
晨曦初照时分,小小的作坊内炉火正旺、豆香四溢。作坊主梁雪结正用娴熟的手法将凝结的豆皮从沸腾的豆浆表面轻轻挑起,然后悬挂在竹架上晾晒。挑取豆皮十分考验制作者的耐心与技艺。
“需要时刻掌握火候,看准时间取皮,过早豆皮容易碎,过晚则影响口感和风味。”梁雪结一边手不停歇,一边向记者介绍道。
这种柴火手工腐竹,制作过程既耗时又费力,需要长达十多个小时的辛勤工作。从凌晨两点开始浸泡黄豆,到清晨六点磨浆、过滤,而后取柴生火煮浆,豆浆沸腾后由柴火慢烹,取皮、晾晒,梁雪结通常要忙活到日暮时分。经过重重工序的精心打磨,制成的腐竹在日光的照耀下变得金黄诱人,散发出独特的豆香与柴火香,让人垂涎欲滴。
柴火手工腐竹选用本地黄豆,柴火烹饪制作,自然晾晒风干,更滑嫩、豆香味更重,十分受食客欢迎。谈及自家腐竹的生产和销售情况,梁雪结说,由于腐竹要在干燥的环境晾晒,基本是“看天吃饭”,晴天时才开工。
“煮浆用的是定制的大锅,一锅最多用70斤豆子,可以做出42斤腐竹。一是量少,二是好吃,供不应求。”梁雪结说。
记者了解到,梁雪洁从2018年开始经营这家家庭工坊,手艺传承自大岗镇办腐竹厂的一位老师傅。
“我师傅的爷爷辈便开始以制作腐竹为生,至今已传承了三代。现在师傅60多岁了,这门手艺也传承了百年。”她感慨地说,“能够从他那里传承和发扬这门腐竹制作的古老手艺,我感到非常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