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怀集新闻网
当前位置: 社会
这里是中国茶秆竹之乡!
2024-11-21 17:09:49 | 来源:怀集县融媒体中心

自怀集县城向东南出发,行约十余里,忽逢大片竹林,逶迤连绵,万顷碧波,竹绿如海,一条清澈如镜的江在山底下、竹林间静静流淌,优雅宁静,两岸的翠竹倒映其中。轻风拂过,竹叶轻点碧波,泛起涟漪,美得诗情画意这里便是“中国茶秆竹之乡”——坳仔镇。

图片

坳仔四面环山,中间凹落,形似碗状,原名“凹仔”,后改“坳仔”,故而得名。清宣统年间,为怀集东南乡。1950年,为怀集县第二区;1958年,成立东风人民公社。1960年,改为坳仔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坳仔区。1987年,改为坳仔镇,后延续至今。

图片

全镇面积221.74平方公里,下辖16个村和1个社区,总人口约4.8万人。水陆交通便利,国道G355贯穿全镇,北江支流绥江河穿境而过,境内有天涛莫湖电站和泽联电站。2017年坳仔镇璃玻村被评为广东省文明村、全国文明村,罗大村被评为广东省文明村,2023年坳仔镇被评为“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镇”。


图片
图片

这里产业兴旺,一根竹子带富一方百姓坳仔镇茶秆竹资源丰富,全镇种植面积超过23.54万亩,有竹加工企业300多家,产品远销欧美和东南亚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达到6万吨,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60%以上,全镇从事茶秆竹生产的农户3000多户、17000多人,全镇平均年产茶秆竹14万吨,茶秆竹产业解决了农民的就业问题,也成为群众的重要收入来源。

图片


图片

此外,坳仔镇积极组建强镇兴村公司推动茶秆竹产业发展,积极探索“公司+农户”发展模式,推进茶秆竹林地流转同时,腐竹、莲子、黄金菇等特色产业也在蓬勃发展。

图片

这里风景旖旎,一江两岸造就世外桃源坳仔山水秀丽,绥江沿途峰回水转,两岸漫山竹海、厘棚竹塔、古榕苍翠,形成了山、水、民居与独特的厘竹生态。在闲暇时候,泛一叶扁舟,着一袭青衫,到坳仔镇和大自然来一次心灵上的碰撞。


这里人文荟萃 红色印记在此熠熠生辉




九九奇门——六德堂

六德堂,又名九九奇门,坐落于大浪自然村中心,建于清代,由郑成功后裔郑宏熙所建,坐东向西,砖木结构,占地面积1912.32多平方米。整座建筑共设有99道门、99扇窗、99曲巷道、门前设99级台阶与村前的小码头相连。正厅、厢房、回廊、天井回环相通,门中有门,巷里有巷,屋内有屋,环环相扣,巷巷相通,是一座规模宏伟,造型独特的古典庄园,由于在设计上巧用“99”奇数,六德堂又被当地人称为“九九奇门”。2004年,六德堂被公布为怀集县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图片



广州起义烈士——郑作贤

郑作贤,原名郑作礼,1898年出生于大浪村。1919年考入怀集中学读书,“五四”运动期间,他参加了以邓拔奇、梁一柱、梁需润、陈嗣琰等怀集进步青年为骨干的大中华民国学生爱国总会怀集分会组织的学生活动,上街示威游行、开演讲会,宣传新思想、新文化。1927年12月11日,张太雷、苏兆征、叶挺等领导举行广州起义时,在广州就读的郑作贤与郭士章、梁蕴石、陈嗣琰等怀集籍青年一起参加了这次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后,郑作贤和陈嗣琰被捕,1928年11月,两人被反动当局杀害于广州车尾炮台中心洲,年仅30岁。


图片
图片


这里美食云集 地道特色送上味蕾盛宴




坳仔鸡蛋卷

坳仔蛋卷坳仔鸡蛋卷沿用传统手工精制模式,采用新鲜农家鸡蛋制作,不添加水、色素、香精、防腐剂、真材实料,入口即化、蛋香味浓郁、口感酥脆、营养丰富,是老少皆宜的大众化食品,远销至肇庆、佛山等地,受到广大客户的喜爱。2017年9月,坳仔鸡蛋卷作为坳仔特色产品入选怀集县首届品茶暨招商推介会,深受各地客商和广大群众欢迎。

图片

图片





美女腐竹

坳仔镇的美南村出产的美女腐竹色泽鲜亮、豆香浓郁、远近驰名,深受广大食客的欢迎。美女腐竹的生产至今仍沿用古法制作,选用优质黄豆为原料,用当地的山泉水磨浆,磨好豆浆后,不点卤做豆腐,而是以草蕨为柴火进行烧煮,将上面凝结的一层豆油皮捏起挂到竹竿上进行晾晒,因此,制作出来的腐竹香气四溢、白嫩爽口、味道鲜美、口感筋道且有弹性。


图片
图片



璃玻扣肉

璃玻扣肉是璃玻人民老一辈的特色传承,一代接一代保持最正宗的味道,是坳仔特色传统名菜。璃玻扣肉制作工序达十几多个,食材以芋头,五花肉为主,其中五花肉一定要选三层肉,其肉质紧实而且呈四方块状的才好,入油炸前用牙签在肉皮上扎洞,这样可将油脂抽除,吃起来不会油腻。炸好的五花肉立刻泡冷水,可使猪皮有弹性。

图片

图片



坳仔河鲜

绥江河段盛产河虾、河蟹、石螺、白鳝、白须钳、青衣鱼等河鲜。绥江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其缔造了独特的人文。在坳仔,有一些河鲜被群众赋予别名,譬如,白鳝被誉为“生番薯”,即吃起来鲜美爽脆;河虾被誉为“酸菜”,意为厘江盛产河虾,像农家人腌制的酸菜一样多。


图片
图片



坳仔竹虫

竹虫又名竹蜂、竹蛆,坳仔人把它称之为“笋蛆”。它啃吃幼嫩竹笋吸收养分,20天内从米粒大小长到手指头般粗大,寄生在竹笋内,从竹尖逐节往下吃,最后藏于根部,体肥停食,准备破蛹而出。竹虫富含高蛋白、氨基酸。竹虫的外表,肥肥白白、长约3—5厘米、身子纺锤形,滚圆滚圆、有细眼小黑嘴。竹虫甘香,带有奶油之味。

图片




黄金菇

坳仔镇湿润的自然环境产出的黄金菇鲜嫩肥厚、气味醇香,质地脆嫩、口感细腻,营养丰富,是一种难得的食用菌和药用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氨基酸含量尤为丰富。黄金菇菌汤、黄金菇蒸鸡,是坳仔人民餐桌上常见的美食。

图片

图片



丰亨莲子

坳仔镇丰亨村的莲塘泥土肥沃、水质优良,盛产的莲子果粒饱满,通心率高,肉厚粒圆。煮熟后的莲子,质地软糯而不失嚼劲,轻轻一咬,仿佛能感受到绥江水的甘甜与大地的滋养一同在舌尖化开,带有微甘而鲜的天然风味,既不腻口,又回味无穷。


图片
图片


这里和谐宜居 基层治理实现“美美与共”

近年来,坳仔镇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打造党建引领“网格化+积分制”基层治理品牌,通过积分制将纷繁复杂的村级事务标准化、具象化,让基层治理可量化、有抓手,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全镇共有16个建制村推行积分制管理,已有3965户村民参与积分活动,建立积分超市14个,共发动在村党员240人、人大代表32人、村民小组长158人、热心群众639人参与积分制管理工作。

图片

坳仔镇基层治理“网格化+积分制”党建品牌项目已成功列入“西江党旗红”——怀集县基层党建品牌库,2023年8月,坳仔镇《“网格化+积分制”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获市委组织部基层治理优秀案例三等奖。2024年,《“网格+积分”,把村级事务“算清楚”》一文刊登国家级刊物《乡镇论坛》,向全国乡镇推广坳仔镇基层治理工作成效和经验。

图片
图片

下一步,坳仔镇继续以“头号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聚焦“净”“绿”“强”“治”四大行动,培育“一主多辅”产业发展,推动茶秆竹产业一条街和绥江休闲旅游示范带建设,致力于深化打造“农业专业镇”与“中国茶秆竹之乡”的品牌形象,持续提升镇容镇貌,加快建设绿美坳仔,增强乡镇服务功能,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奋发有为推进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



资料来源:坳仔镇

记者:陈金利

通讯员:卢金城


点赞 已有0人点赞
0
评论(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
没有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中

怀集新闻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44120220017 粤ICP备2022067139号-1

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制度

怀集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8-5526833,投稿邮箱:hjxcbwxg@163.com

Copyright @ 2024 怀集新闻网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2067139号-1

顶部
x
怀城街道 幸福街道 冷坑镇 梁村镇 大岗镇 洽水镇 岗坪镇 甘洒镇 凤岗镇 诗洞镇 下帅乡 马宁镇 连麦镇 中洲镇 永固镇 汶朗镇 坳仔镇 桥头镇 蓝钟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