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2 10:55:06 | 来源:怀集县融媒体中心
沿着大理石铺设的绥江河堤溜达,远远就能看到一座屹立在水口的古塔——这就是著名的怀城文阁。
怀城文阁与别处的古塔不同,
它不仅仅是古人
用以镇塞水口的风水产物,
同时又是一个教书育人的书院。
明代期间,
怀集有四大书院,
该文阁就是其中之一,称怀城文昌书院。
李世昌摄
怀集文昌阁的诞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在那个时代,
人们对于自然现象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据说,
有一次发洪水,
一段沉积河底千年的精美古木
被冲上了沙滩,
仿佛是上天给予怀集的一个信号。
老人说,
这乃天赐良材也,
怀集将会人才辈出。
渔夫的神奇托梦,
让各方生员纷纷响应,捐钱请求建阁。
于是便倡议在此建县立书院。
这座塔院合一的古建筑,
不仅是一处风水宝地,
更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圣地。
从明朝万历四十七年(1619 年)始建,
到天启元年(1621 年)竣事,
它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和期望。
李世昌 摄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昌阁历经了多次修葺。清顺治十四年(1657 年)知县许重华出资重修;清康熙三十年(1697 年)知县翁是龙改建;清同治四年(1865 年)又重修;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 年)雷击塔脊,两年后再次重修;民国十五年至十六年(1926——1927 年)进行较大修缮;公元 1991—1994 年,县人民政府拨款,各界人士慷慨捐资全面修缮,并按原貌修复文昌书院。每一次的修葺,都是对这座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呵护,使其得以延续至今。
李世昌 摄
文昌阁见证了怀集的历史变迁,
承载着无数的故事和记忆。
它不仅是一座建筑,
更是怀集人民的精神寄托,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勤奋学习,
为家乡的繁荣贡献力量。
记者:聂环贞、李卓灵、孔敏雪
没有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