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步在怀集县连麦镇石坑村的石坑河畔,河水清澈见底,阳光透过树梢,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金色的光斑跳跃着,宛如大自然的点缀。在这如诗如画的景致中,一群毛色光滑的鸭子悠然自得,或在水中自由游弋,或在河岸边悠闲地觅食,不时发出欢快的嘎嘎声,似乎在诉说着石坑村不为外人所知的新奇事儿。
石坑鸭,这个名字承载着大自然对石坑村的馈赠,因在石坑村的石坑河饲养而得名。这里自然环境独特,四面环山、水草丰美、鱼虾和贝类资源丰富、河溪水清冽甘甜、富含多种矿物质。
除了独特的生长环境,石坑鸭的喂养方式也很特别,早晚各喂一次水葫芦和玉米粒,其他时间任由它们在河里自由觅食水草、鱼虾或贝类。它们经常在石坑河中游泳,运动量充足,因而肉质结实,几乎没有肥肉,更无膻味和土腥味。
石坑鸭生态养殖基地负责人容梓科是土生土长的石坑村人,2017年返乡创业。“我刚回来的时候,石坑鸭的口碑已经不如从前,很多人买鸭子回去养十几天就声称是石坑鸭,但口感和品质都大相径庭。所以,我决心进行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希望能让大家吃到最正宗的石坑鸭。”谈起养殖石坑鸭的初衷,容梓科的想法很是朴实。
然而,万事开头难。由于创业经验不足,容梓科在创业初期“碰了不少钉子”,头两批养殖的鸭子让他损失惨重。
“刚开始买了一套养殖技术的书回来研究,还跟着兽医站、畜牧局和养鸭专业大户学习,边学边实践,逐渐摸索养鸭经验,现在遇到问题大部分都能自己解决了。”容梓科笑着说。
努力终有回报时。2019年7月,容梓科成立怀集县科宝农牧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管理模式发展石坑鸭养殖,吸纳扶持农户参与养殖,65天后再由公司统一回收养殖、统一管理、统一标准。
容梓科告诉记者,现在基地每年出栏30000多只石坑鸭,他自家也有7000只,主要销往县内的各大饭店和肉菜市场。
“我们养石坑鸭多年,量不算大,但是我们坚定地走品牌路线,货源跟销售情况稳定,稳扎稳打、稳步发展。”容梓科说。
回忆起养殖石坑鸭最难熬的时期,容梓科依然记忆犹新。“2020年,鸭卖不出去,饲料也很难运回来,而且饲料成本也涨了,我们只能忍痛降价,日常价18元/斤的石坑鸭以13.8元/斤卖出去,还好有政府帮我们沟通协调,总算熬过去了。”说罢,容梓科和养殖户们继续在一旁忙碌,他们的眼神中流露出对这些鸭子深厚的感情和对这份养殖事业的自豪与美好期望。
记者:陈莉莉、罗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