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她主动请缨加入乡村振兴队伍,积极发动“娘家人”力量,对接社会多方资源,补短板、谋发展、重实效、利长远,助力乡村实现由表及里的全面提升,为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她,就是驻桥头镇帮扶工作队副队长、新兴村驻村第一书记,周少莹。
“年轻人出去打工,留在村里的多是老人和孩子。”桥头镇常住人口6万多人,其中新兴村就有1万多人,村里的基础设施短板突出,集体经济薄弱,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刚到新兴村,这些给周少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她下定了铁一般的决心。“我要为村里做些改变,让村民有奔头。”
为此,周少莹开始在佛山市总工会与桥头镇、新兴村之间来回奔波。经过一段时间的走访调研,“红色+绿色”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是周少莹要下的第一步棋。她瞄准当地红色资源和生态优势,充分发挥工会力量,推动佛山市外首个职工疗休养基地在桥头镇挂牌落地,有效整合桥头的文旅资源,助推佛山职工万人游怀集,带动消费达600万元,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在“娘家人”的大力支持下,周少莹积极推动佛山市粤菜师傅技术传习培训点落户桥头镇,联合后方单位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活动,拓宽村民创业就业领域和增收渠道。
同时,与桥头镇共同谋划,在新兴村打造桥头镇撂荒地整治示范区,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复耕复垦撂荒地240多亩,又通过“工企搭台”,助农销售特产,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盛夏正午,在桥头镇撂荒地整治示范区,土地宽阔平整,一片绿油油的番薯苗在阳光的沐浴下展露出无限生机。从原来杂草丛生到绿意盎然的蜕变,正是周少莹及其团队努力为乡村华丽蝶变的真实写照。
02补齐短板弱项 聚力建设和美乡村
记者在桥头镇新兴村看到,周少莹在与村干部认真交流工作,谈论如何把佛山乡村党建、乡村环境治理、激活村经济等方面的好经验运用到驻村工作中来。
“乡村振兴工作不能脱离群众。”在新兴村,随时随地都能看到周少莹走村入户、埋头记录的身影。她时常把村里大大小小事务挂在心上,深入群众,用大家能听懂、愿意听的方式普及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凝心聚力把一件件百姓期盼的事办成了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她也成了村民心中的“莹姐”。
“周书记凡事亲力亲为,经常走访村民,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待村民如家人一般。”新兴村党支部书记孔令杰告诉记者,自从周少莹到新兴村参加驻村帮扶工作以来,村民收入提高了,村容村貌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积极发动佛山企业、爱心人士和乡贤等社会力量,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添砖加瓦:筹集25万元,新装168盏太阳能路灯,覆盖5公里主干道;筹资42万元,拓宽5公里主干道,解决窄路会车难题,保障村民出行安全;打造集党群、政务、社区、文体服务于一体的党群融合红色家园,累计募集捐赠物资金额30万元,受益群众超1万人次......这些,只是周少莹忙碌在基层一线的生动缩影。
在周少莹的牵线搭桥下,佛山市美容美发行业协会向新兴幼儿园、小学捐赠了28台价值4万元的大型纳滤级冷暖直饮水机,让师生喝上了健康、纯净的直饮水。周少莹还组织开展爱心助学捐赠活动,发动佛山企业、社会团体等向学校捐赠教学物资,累计捐赠物资总价值近70万元,有效改善提升农村教育环境和条件,帮助新兴幼儿园顺利创建成为肇庆市仅有的两所村级一级幼儿园之一。
三年来,周少莹成为加快乡村振兴的亲历者、见证者、实践者,让她最难忘的是乡村一幕幕可喜的变化,最喜欢也最不舍的是与村民结下的深厚友谊。她的努力和付出获得各级认可、肯定。先后荣获怀集县“敬业奉献好人”、驻镇帮镇扶村工作“资源组织奖”第一名、肇庆市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十佳巾帼队员”等称号,为乡村振兴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发布:怀集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何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