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怀集新闻网
当前位置: 社会
敲黑板了!除了新冠病毒,今年要格外注意这个传染病!
2022-06-08 10:12:01 | 来源:怀集县融媒体中心

它来了 ,它来了

它跟着一波夏雨

一阵夏风一起来了

它就是 蚊子 


正文5.1.png


蚊虫叮咬

是虫媒传染病的主要传播渠道

登革热 就是蚊媒传播疾病中的一种

那我们应当如何预防呢?

一起来学习吧~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以发热、皮疹和全身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通常在夏秋季节高发。


正文5.2.png

埃及伊蚊



正文5.3.png

白蚊伊蚊


感染登革热病毒后,潜伏期一般在3-15天(通常为5-8天)。

严重者可发展为登革热出血热,导致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本病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我国广东、香港、澳门等地是登革热流行区。


正文5.4.png


感染登革热病毒

身体会有哪些症状?

突发高热

一两天内体温升高到39℃至40℃,常持续一周不退。


正文5.5.gif


三痛

感到头痛、眼眶痛、肌肉痛、骨关节痛,极度乏力。

三红

脸部、颈部、胸部及四肢皮肤发红,貌似“醉酒状”。

其他症状

也可出现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等症状。


正文5.6.png


登革热是如何传播的?

登革热的传染源

为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带病毒的动物。患者在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都具有传染性。

传播媒介

主要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蚊子通常在吸食被感染的血液获得病毒,病毒通过蚊子的叮咬传染给健康人。


正文5.7.jpg


库蚊

库蚊传播乙型脑炎(发烧、剧烈头疼、恶心、呕吐)等疾病。

伊蚊

伊蚊俗称花蚊子,传播登革热(发烧、头痛、骨骼肌肉疼痛、皮疹)等疾病。

按蚊

按蚊传播疟疾(间歇性发冷、发热、出汗)等疾病。

登革热虽然是传染性疾病,但不会通过人传染人。

它唯一的传染途径,是易感者被携带有登革热病毒的蚊虫叮咬了,才会感染上疾病。

登革热主要存在于气温比较高,雨水比较多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在气温较低或者气候比较干燥、雨水较少的地区一般不会有登革热疫情。

在我国,登革热主要存在于广州、深圳等地区。


防蚊四大招

做好防蚊灭蚊工作

是防控登革热传播的关键

以下几点防范措施请记牢

随手倾倒废水 彻底清除蚊子孳生环境

有水的地方就容易孳生蚊虫,预防登革热最关键的就是清除积水、消灭蚊虫孳生地。

对于家用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尤其是水养植物,做到勤换水。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

房前屋后的垃圾要及时倾倒,不要囤积。

不要随地乱丢垃圾,尤其是往灌木丛中扔垃圾。

如院子中有不用的瓦罐、水缸,请倒扣存放。


正文5.8.png


了解蚊子习性 避开蚊虫活动高峰

我国最常见的伊蚊为白纹伊蚊(就是民间说的“花蚊子”),这种蚊子全天都有吸血现象,多在户外侵袭人体;

吸血高峰在下午4时至5时,次高峰在上午9时至10时,避免在伊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伊蚊活动飞行范围一般在孳生地附近50米至100米范围,很少超过200米。因此,在其活动高峰时段处于其孳生地周围100米范围内较易被叮咬。

注意个人卫生 不做被蚊子“青睐”的人

外出前往蚊虫较多的区域尽量穿浅色衣服。

出汗以后及时清洗。

少使用香味重的香水及化妆品。


正文5.9.jpg


外出游玩 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要先了解目的地疾病流行情况,如果前往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者生活,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

如果房间没有空调设备,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

一旦身体不适,出现发热、头疼、关节痛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就医时应主动告知医生外出史,以便早期诊断治疗。

警示

  1. 目前尚无疫苗可以预防登革热,也无特效治疗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

  2. 登革热病毒有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四种,人感染登革病毒后,可对同型病毒产生持久免疫力,但对异型病毒感染不能形成有效保护。也就是说,得过登革热后,若再次感染其他型别的病毒,可再发病,而且第二次患病时临床症状可能会比第一次严重!因此,得过登革热的人更要注意防蚊。

  3. 老人、孕妇、婴幼儿、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患者,以及有免疫缺陷者感染后较易出现严重症状。


正文5.10.png


来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平台


点赞 已有0人点赞
0
评论(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
没有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中

怀集新闻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44120220017 粤ICP备2022067139号-1

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制度

怀集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8-5526833,投稿邮箱:hjxcbwxg@163.com

Copyright @ 2025 怀集县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2067139号-1

顶部
x
怀城街道 幸福街道 冷坑镇 梁村镇 大岗镇 洽水镇 岗坪镇 甘洒镇 凤岗镇 诗洞镇 下帅乡 马宁镇 连麦镇 中洲镇 永固镇 汶朗镇 坳仔镇 桥头镇 蓝钟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