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能建投怀集大岗150MW“农光一体”示范项目区探索实施低碳排放节水抗旱稻的适应性示范栽培,实现了亩产650多斤,取得阶段性成果。
记者走进大岗镇谭英村中能建投怀集大岗150MW“农光一体”示范项目区内,放眼望去,阳光通过一排排光伏板的间隙照射到绿油油的旱稻,生机无限,技术人员正在仔细观察旱稻的生长情况,田里的旱稻已经进入抽穗期,一幅“旱稻丰收”图景即将成为现实。昔日的老果园、枯竹林如今摇身变成“金土地”,实现一块土地、两份收益。
“旱稻的适应力强,可以在一些比较贫瘠、水较少的地方生长,而且采用的是撒播种植,不需要育秧跟插秧,可以节省一定的人工成本。”“农光一体”示范项目负责人汤嘉绪向记者介绍,旱稻每年种植一造,生产周期为125~128天,每年3、4月份开始种植,7、8月份进行收割,其余时间进行土地肥力畜养。
据了解,中能建投怀集大岗150MW“农光一体”示范项目规划容量150MWp,总用地面积约2600亩,静态总投资70339.04万元,动态总投资72268.00万元(含流动资金450万),于2022年3月正式进场施工,目前工程主体已基本完成,计划今年年底投产。
汤嘉绪向记者介绍,去年旱稻试验田亩产达650斤,有效促进土地综合利用,实现光伏板上生产绿色能源、光伏板下种植经济作物的优化结合,推动光伏发电和农业生产“双赢”。
此外,该项目还能为当地农户提供就业岗位和增加租金收入,也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以前这里低价出租,现在有大企业来投资建设光伏项目,租金大幅提升,还能在家附近就业,钱都赚多了点!”农户黎女士感慨道。
看着眼前一片生机勃发的旱稻,汤嘉绪对“农光互补”项目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今年已经扩种到20多亩了,接下来,我们将加强技术探索、模式创新,待试验成熟,进行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种植,逐步向全国推广。”
如今,大岗镇的“农光互补”项目正稳步推进,有望实现“借光生金”和“借地生金”的双重效益。
“看到谭英村旱稻种植收获效果良好,今年,集义村和连会村也分别种植200多亩和300多亩旱稻。”大岗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岗是农业大镇,具有丰富的旱地资源,将以“农光互补”项目为抓手,大力探索将光伏发电和主粮生产融合、创新发展,以及耕地保护的新模式,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和产出效益,进一步扩大旱稻种植面积,牢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发布:怀集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陈亦飘、罗昭(实习生:李潆露、梁文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