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林道开通了,一天能砍竹700多斤,收入300多元,比林道开通前增收超过30%!”近日,怀集县坳仔镇盆布村村民邓叔把竹子送到镇内一竹子加工厂,挥着手中的“收款码”乐得合不拢嘴。
林道建设,一头连着产业发展,一头连着民生改善,是助力坳仔镇高质量发展的“动脉”。今年以来,坳仔镇围绕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怀集茶秆竹砍伐运输不方便的问题,大力推进竹林道路建设,不断优化和改善林区生产条件,推动坳仔镇茶秆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其中,盆布村通过自筹资金投入64.4万元,完成林道开发23公里,路宽3米,受益竹林面积4000余亩。
林道开发建设中
盆布村位于坳仔镇西北方向,茶秆竹资源丰富,拥有12000多亩茶秆竹林地,当地村民主要以砍竹卖竹为生,村民因竹而富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近年来,林道建设状况跟不上发展的步伐,部分经济社砍伐茶秆竹还是靠人工运送,且从事砍竹运竹工作的都是村内留守的老人、妇女,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林道不通,茶秆竹运输成了大问题,导致茶秆竹逐渐老化退化,影响茶秆竹品质,也直接影响村民的收入。”驻镇帮扶工作队队员兼盆布村第一书记徐逢伟说道。
已完成开发的林道
盆布村“两委”干部在坳仔镇党委政府和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支持下,不等不靠、主动作为,抢抓竹子产业发展机遇,重点关注群众关心的“困山竹”问题,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协调盆布村连塘、中心、坑口、格江四个经济社,采取由经济社集资、村委以奖代补的方式,大力开发林道建设,着力解决竹子砍伐运输不方便、运输成本高、竹子砍伐效率低等突出问题。
“路通则财通,修建林道既有利于开发茶秆竹资源,又能提高村民的收入,是一件惠民利民的实事好事,是一项民心工程,助力推进盆布村高质量发展。”盆布村支书邓敬钊说道。
接下来,坳仔镇党委政府和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继续坚持以绿色发展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茶秆竹资源优势,促进竹林精准培育、竹子精深加工和竹文旅康养三产融合发展,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