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9日,县残疾人康复中心联合县妇幼保健院、县蓝海豚儿童康复中心、县启雅幼儿园等4间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机构共116名康复教师、家长和孩子们在县残疾人康复中心户外活动场地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关爱孤独症儿童,共享社会文明”工作品牌系列活动之“爱心流动,呵护成长”亲子趣味活动。
活动安排了《口香糖》歌曲律动、定点踢球、抛接球、抬西瓜、捞鱼5项亲子互动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在老师、家长的悉心引导下,积极配合完成“动、踢、抛、抬、捞”等游戏任务。现场氛围最热烈的环节要数捞鱼游戏,孩子们与家长配合默契,各显其能,你捕一条我捞一条,其乐无穷。活动结束时,孩子们看着捕获的劳动成果,心里美滋滋的,意犹未尽。
活动的开展锻炼了孤独症儿童动手、动脑、用眼等方面的协调能力,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树立他们热爱生活的信心。
自2019年以来,县残联持续打造“关爱孤独症儿童,共享社会文明”工作品牌,通过开展各类关心关爱、社会实践等活动,丰富孤独症儿童课余生活,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氛围,保障孤独症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助力他们回归社会,也为我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添砖加瓦。
落实工作保障,
开展抢救性康复
县残疾人康复中心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致力于0-6岁残疾儿童康复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2022年,康复中心设置一间多感观训练室,总投入89.9万元,进一步提升康复中心孤独症康复训练质量和改善孤独症儿童障碍问题。康复中心聘请13名康复教师、保育员。2021年以来,每学年为45名孤独症儿童提供抢救性康复服务,投入救助资金共155.52万元。
开展各类活动,
促进孤独症儿童心理康复
2022年以来,县残联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多方位关爱孤独症儿童。一是开展康复适应情感体验活动。利用全国助残日、端午节、儿童节等契机,开展“关爱孤独症儿童,共享社会文明”品牌系列活动,共开展活动12次,参与人数约752人次,有效让孤独症儿童愉快融入集体生活,不断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二是提高孤独症儿童监护人的教育能力。开展家长培训教育15次,心理支持性活动3次,共培训教育625人次,让孤独症家长学会自我减压,掌握康复训练的方法,提升家庭康复水平;三是开展关爱孤独症儿童活动。开展8次走访送教慰问活动,走访入户送教慰问孤独症儿童家庭共321人次,进一步加深师生感情和加强与家长沟通,有利于康复老师了解学生的情况。
加强指导服务,
提高家庭康复训练效果
为更好做好孤独症儿童的康复工作,县残联经常开展家庭支持性康复服务。一是组织康复教师为孤独症儿童进行家庭康复及心理健康指导,2023年共组织12名康复教师为孤独症儿童提供优质服务。二是提高孤独症儿童监护人的教育能力。2023年以来,开展孤独症儿童家长培训教育9次,心理支持性活动3次,共计参与家长362人次。
县残联通过开展工作品牌活动,有效减轻孤独症儿童家庭经济负担,明显改善孤独症儿童身体状况,成功帮助其塑造阳光心理。近年来,帮助213名孤独症儿童走出困境,融入社会生活。
资料来源:县残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