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大岗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抢抓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战略机遇,以全县打造岭南蔬菜之乡为契机,以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为己任,大力推进撂荒耕地整治,推动水稻、蔬菜、肉鸽等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全面推进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岗镇充分发挥党的组织功能、组织优势、组织力量,围绕龙头农业企业重点项目,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上,不断深化基层战斗堡垒建设,持续发动党员干部、企业、群众投身撂荒耕地整治,大力推动土地流转,建立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宜种则种的发展模式。
在大岗镇秀林村、岭岗村、白鹤村共800多亩的玉米包菜轮作基地,放眼望去,一片绿油油的蔬菜地碧绿如玉,长势喜人,展现出无限生机。
“基地每年可以轮番种植两造玉米和一造蔬菜,玉米每亩净收益达1000到1500元,比同品种玉米传统种植的产量高出一倍,包菜每亩净收益达1000元以上。”肇庆顺利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梁伟居表示,在大岗镇党委政府发动党员领导干部充分盘活撂荒土地的工作引领下,公司将积极探索“企业+党支部+村集体+农户”的抱团发展模式,继续扩大种植面积,通过优化整合稻蔬轮作等种植模式唤醒“沉睡”土地,努力打造玉米观光加工一体产业园。同时,将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复制”到周边农户身上,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大岗镇把撂荒耕地专项整治作为“一把手”工程高位推动,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常务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各村同步成立以村支书为组长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实行挂图作战,逐个销号,累计完成撂荒耕地整治1400多亩,为培育壮大农特产业、发挥“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优势提供坚实的土地要素保障。
大岗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岗镇全力推进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各项措施落地见效,因势利导、持续发力,探索形成“党员干部有发挥、撂荒地有效整治、农户有租金、企业有利润”各方共赢的良好局面,全力以赴为怀集创建岭南蔬菜之乡贡献大岗力量。
大岗镇资源优势凸显,土地土壤深厚、水源丰富、生态环境好,为果蔗、蔬菜等农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也形成了以水稻为主的大农业格局,素有“屯谷镇”之称,2019年被评为省级水稻专业镇。
“去年,加工厂加工产量达到6000多吨,产值2100万元左右,今年争取做到8000吨,产值约2500万元。”怀集县孔大新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孔令杏向记者介绍,加工厂大部分优质稻谷都源于大岗镇,经过精深加工,产出的籼米,深受消费者追捧。
同样位于大岗镇的广东新辉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怀香稻通过了“有机产品认证”,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肇庆十大特色农产品”等称号。
大岗镇副镇长李校表示,大岗镇紧紧围绕“水稻专业镇”定位,着重培育与支持水稻龙头企业,带动全镇积极发展粮食产业,达到水稻种植、加工、销售三产融合发展,把水稻产业做大做强。
近年来,大岗镇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厚植企业发展沃土,护航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岗把商会作为招商引资主阵地,充分发挥商会平台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完善、提升基础设施,串联培植广东新辉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洪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怀集县孔大新食品有限公司等省农业龙头企业,进一步挖掘产业潜力。
“我们公司计划投资6000万元,建设现代化的加工厂,成立孔大新优质稻米产业园,打造怀集名优产品,通过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平台,把产品推到大湾区各地区。”孔令杏对公司的发展前景很有信心。
此外,大岗镇还组织农业产业项目专班人员,深入企业基地进行“一对一辅导”,落实落细惠企政策,在土地流转、招工等方面提供“保姆式”服务,助力企业落地跑出“加速度”,帮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路通产业兴,在省道S261大岗线升级改造和村道路面“单改双”工程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的加持下,成功引进了大型农业企业深农集团公司,在富楼村、石田村等地流转土地约2800亩。同时,新一轮的红宝石青柚、韭菜、澳洲坚果、蓝莓等现代农业产业正在加快发展,刷亮大岗镇农特产品招牌,结合本地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大岗镇农文旅文章越做越好,推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大岗镇将继续坚持以高水平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立足大岗的农业资源禀赋优势,发动党员领导干部盘活更多撂荒地,播种更多“希望田”,发挥好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全力推动水稻、蔬菜等农副产品往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为怀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大岗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