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2日,怀集县举办“高层次人才赋能高质量发展”主题论坛,邀请130余名来自全省多家院校的专家教授代表、企业商界人才代表以及我县各领域优秀人才为怀集发展建言献策,还紧密结合怀集产业实际举行科技创新人才“四个一”工程合作项目集中签约,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县委书记于晓军,县委副书记江建军,县委常委梁丽芬,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晓,副县长黎泽初出席活动。
活动中,江建军代表县委、县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怀集发展、参与怀集建设的商界精英、专家学者、各领域人才及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感谢。他表示,今天的活动是政校企三方扩大交流、深度合作、互惠互赢、共同发展的一次良机,是实现企业发展需求与高校科研人才精准匹配的有效渠道,是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有效契机。希望政校企三方能够实质性开展更深层次和更广泛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谱政校企合作、共赢发展的怀集新篇章。
本次主题论坛邀请了4名珠三角城市的优秀教授、专家人才,围绕乡村振兴、农业产业、教育事业、医疗卫生等领域助推县域经济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进行演讲交流和探讨,着力提升人才资源这个“关键变量”的“高度”“宽度”和“热度”,更好发挥人才引领驱动,激发“人才引擎”动能,为高质量发展贡献“最大增量”。
▲广东工业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吴剑辉以《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为题作演讲。
▲广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谢大森以《怀集“岭南蔬菜之乡”建设之建议》为题作演讲。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谢嘉宁以《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山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为题作演讲。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教授喻昕以《推进基层卫生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为题作演讲。
活动现场,怀集授予广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佛山市中南大学校友会等4家院所(社会团体)“怀集县高质量发展专家人才服务团”的旗帜,进一步凝聚人才力量,完善常态化服务珠三角专家人才制度,更好实现长期合作、互惠共赢。
▲县委书记于晓军等领导向怀集县高质量发展专家人才服务团授旗。
活动还举办了怀集县科技创新人才“四个一”工程(首期)合作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大力引进珠三角地区相关院校与我县主导产业、优势特色产业建立长期结对、产研融合、发展共赢的关系,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了解到,怀集县围绕县域产业发展的需求,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多方参与”的原则,探索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四个一”工程。根据“四个一”工程,我县将用3年左右时间,和不少于10所高等院校建立全面技术合作关系,引荐100家企业与高校博士人才建立技术服务合作,辐射带动本土企业1000名专业技能人才技能提升。
“怀集是广东省人口、面积和资源大县,拥有‘一园区一基地’,发展平台前景广阔。在人才培养上,怀集可以更多地围绕自身产业发展需求,采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方法,打造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队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三级教授、副院长谢嘉宁说道。
“通过专家学者的主题演讲,我们对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有了更多的认知,对高质量推动怀集高水平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农副产品集散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为一名返乡创业的企业家,我将继续加强自身学习,向更多的企业宣传怀集优质的营商环境和人才政策,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助力怀集高质量发展。”怀集县第六批拔尖人才代表陈淮杰表示。
“参加了今天的主题论坛活动,我收获满满,特别是听了专家教授关于促进乡村振兴,赋能高质量发展,打造‘怀集岭南蔬菜之乡’的专题演讲,我更加明确了乡村振兴的目标和任务,将继续加强人才引进,促进人才进乡村、进基层,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更好的基础。”怀集县委农办常务副主任、怀集县乡村振兴局常务副局长孔繁星说道。
千秋大业,人才为本。接下来,怀集县将继续大力推进产学研相结合,持续引进相关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及科技创新团队,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对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促进怀集县主导产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为高水平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和建强肇庆市域副中心夯实产业基础。
发布:怀集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李淑媚、黄俊华、梁文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