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肇庆市怀集县发动全县干部群众开展
“岳山造林大会战”,
创造了将贫瘠荒山变成万亩林海的人间奇迹,
孕育了“忠诚奉献、
艰苦创业、团结奋斗、久久为功”
的“岳山造林”精神。
△地图来源广东省标准地图服务子系统。
一直以来,
肇庆市发扬“岳山造林”光荣传统,
推动全市林业高质量发展,
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
肇庆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如今,肇庆森林覆盖率达到70.77%,先后获评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等荣誉称号,绿色成为肇庆最亮丽的底色、最鲜明的特色。
万人造林大会战
十万亩荒山变绿林
岳山林场位于肇庆市怀集县蓝钟镇,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因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这里的山林曾被大规模砍伐开垦,
生态破坏严重,自然灾害频发,
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遭受巨大影响。
1974年,怀集县作出“抓好林业发展,做好‘林’字文章”的工作部署,发动全县干部群众开展造林绿化大行动。
当年11月,蓝钟公社(岳山林场前身)以青年民兵为骨干,从各公社发动1万余名社员,组织开展岳山造林会战。
△1974年11月,肇庆地区山区工作会议在怀集召开,怀集县发展林业生产的经验得到表彰和推广。图为参会人员在岳山参观。
各社青年民兵和干部群众
在荒山上搭起简易窝棚,分片安营扎寨,
每天早出晚归、奋战荒山,
掀起了垦地造林热潮。
经过连续三个多月的艰苦奋战,
1.5万余亩的连片荒山重新披上了绿装。
△青年民兵进行抚育幼林劳动。
为巩固造林成效,
次年9月怀集县再次组织1.5万名
党员干部和青年民兵
到岳山沿线开展第二轮造林会战,
连片更新造林2万多亩。
至此,两个“战区”连成一片,
总造林面积达3.5万亩。
△肇庆市怀集县争取广州民航局的支持,安排2架五型飞机在怀集进行飞机播种造林作业。飞向已经进行炼山作业的山地上空撒播松树种子。
转眼间,半个世纪过去了,
当年曾经黄土裸露、
荒芜凋敝的岳山林场,
摇身变成林海浩瀚、
万木葱茏的三岳省级自然保护区,
总面积达10.84万亩。
如今的三岳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多样性极为丰富,共记录有植物1015种、陆栖脊椎动物300多种,其中国家级保护动植物达50多种,先后被认定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成为肇庆生态文明建设样板和“绿色明珠”。
△如今的三岳省级自然保护区林海浩瀚、万木葱茏。
“岳山造林大会战”,
以及上万名造林人为子孙植绿、
为家乡添彩的故事,
是保护绿水青山、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真实写照,
更为肇庆林业事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提供了无可比拟的宝贵经验。
△青年民兵在岳山大会战现场掠影。
在“岳山造林”精神的激励感召下,
肇庆市、怀集县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加快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当前,怀集县森林资源面积超391万亩,森林储积量达150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3.43%,先后被评为全国封山育林先进单位、广东省林业生态县、全国绿化模范县。
肇庆市森林资源面积超1581万亩,森林储积量达611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0.77%,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森林面积最大、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城市。
汗水浇灌奇迹感动山海
赓续传承精神财富
数万平凡的岳山造林人怀着
“誓把荒山变林海,
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决心,
在书写岳山造林奇迹的火热实践中,
用青春与汗水浇注了内涵丰富、
历久弥新的“岳山造林”精神——
这是留给450万肇庆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传承“岳山造林”光荣传统,就是要锤炼忠诚奉献的政治品格。
50年前,数以万计党员干部、青年民兵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扛着红旗、挑起锄头,迈着坚实的步伐从怀集各地向岳山集结,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下,高质量完成了3.5万亩的造林任务,创造了将贫瘠荒山变成万亩林海的人间奇迹。
△1974年11月,肇庆地区山区工作会议在怀集召开,怀集县发展林业生产的经验得到表彰和推广。图为参会人员在岳山参观。
岳山造林人没有伸手向国家要钱要物,
自备生产工具,主动出工出力,
自带口粮、自建窝棚、自搭炉灶,
吃住在山头,凭着“苦干加巧干、
觉悟加义务、锄头加窝头”,
硬是在延绵荒山上筑起一道牢固的绿色屏障,
以忠诚和奉献向党和人民交出了
一份满意的答卷。
传承“岳山造林”光荣传统,就是要弘扬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岳山位于广东广西两省交界,远离怀集县城60多公里,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最高峰海拔1200多米,山高路陡、地势险峻,自然环境十分恶劣。
△肇庆市怀集县委干部群众在参与开挖撩壕劳动。
岳山造林人发扬自强不息、
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在吃不饱、穿不暖和山高、石多、
土硬的艰苦条件下,
以“任务不完成,誓不下岳山”的决心意志,
凭着钢筋铁骨一双手凿硬土、破巨石,
白天忙种树、夜宿草窝边,
渴了喝山沟水、饿了啃窝窝头,
舍身忘我投入到植树造林大会战中去,
打赢了一场场艰苦卓绝的岳山造林攻坚战。
△在岳山林业大会战现场使用过的简易木头运输工具“满山跑”和山里架设的高架桥。
传承“岳山造林”光荣传统,就是要发扬团结奋斗的务实作风。
在岳山造林大会战中,各级党组织始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各级党员干部身先士卒,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全县各地上万名热血青年民兵踊跃报名,奔赴岳山安营扎寨,开展热火朝天的造林大会战,书写了一个个“团结成钢,顽强拼搏,手拿五尺银锄,身背水壶午餐”的动人故事。
△时任怀集县委书记的张玉祥(图中)率领班子成员到岳山造林现场指挥。
岳山造林人舍小家为大家,
社与社、队与队、
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互相支援,
唱响“千军万马战岳山,
岳山乖乖听安排”的岳山战歌,
涌现出了许多父送子、
妻送夫、兄弟姐妹双赴岳山的生动场面。
△怀集县领导班子在岳山造林现场开展读报学习。
传承“岳山造林”光荣传统,就是要保持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
要想做“乘凉者”,首先当“种树者”——岳山造林人自觉把个人前途命运与绿色发展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以愚公移山般的坚毅和滴水穿石般的韧劲,前赴后继、接续奋斗。
岳山林场自建立以来共经历了5任林场长,
他们和广大林场职工扎根林场、
以场为家、守护山林,
其中最长的一干就是23年。
△领导干部到岳山造林的第一线参与劳动,与基层民兵同甘共苦。
从荒山植树到育林护林,
从建立林场到成立自然保护区,
从供应原木材料到提供生态产品,
一批批、一代代岳山造林人
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崇高追求,
“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年接着一年干”,
不断进行着这一绿色发展的接力赛,
书写出“人不负青山、
青山定不负人”的生动实践。
△肇庆坚决筑牢粤港澳大湾区西部更牢固的生态屏障。
今日的肇庆,
坚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赓续传承“岳山造林”光荣传统,
持续用力做好造林、
护林、用林大文章,
推动全市林业高质量发展,
坚决筑牢粤港澳大湾区西部更牢固
的生态屏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