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0月1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连日来,党的二十大代表们认真学习讨论报告。党的二十大代表、肇庆市委书记张爱军接受西江日报采访时表示,报告总揽全局、主题鲜明、气势恢宏,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肇庆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真落实“1+1+9”工作部署,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快建设珠三角核心区西部增长极和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新都市。
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肇庆高质量发展
张爱军代表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肇庆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产业振兴、乡村振兴、旅游振兴、社会事业振兴,奋力书写肇庆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和好答卷。要积极融入“双循环”,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的节点城市;要全面落实“三新一高”要求,坚定不移向东看、向东赶,坚持产业强市、制造业优先,建好大型产业集聚区,推动肇庆高新区提档升级、提质增效,推动肇庆新区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等“主导+特色”产业,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改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支持山区县因地制宜绿色发展,持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加快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小鹏汽车生产车间 王振宇 摄
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张爱军代表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肇庆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扩容提质等“十大工程”,确保未来五年新建扩建公办中小学100所、新增学位10万个,优化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布局,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型高等教育基地;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行动,积极参与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构建“广深港澳研发孵化—肇庆加速产业化”的创新协作发展格局,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创新资源集聚能力和创新成果转化能力;要加快人才强市建设,优化实施“西江人才计划”,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
△梁亮 摄
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张爱军代表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肇庆将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推进社会事业振兴,用心用情用力办好“小切口大变化”民生实事,让肇庆老百姓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要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高质量实施“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广东技工”三项工程,实现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推动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要推进高水平医院、重点专科建设,推进医联体行业县域医共体建设,健全公共卫生服务及应急体系,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与振兴发展行动,加快建设健康肇庆;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制度,推动医保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做好住房保障、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城市驿站建设等工作,让民生暖阳洒遍肇庆大地。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肇庆医院 西江日报记者 刘春林 摄
推动肇庆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张爱军代表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肇庆将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巩固提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成果,努力建设大湾区西部更牢固的生态屏障。要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让肇庆青山常在、秀水常清、空气常新,更好发挥肇庆“山湖城江林泉峡”优势,加快生态产业化,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要强化生态安全保障,深入开展绿化肇庆大行动,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试点工作,谋划建设广东(肇庆)植物园并争取纳入华南国家植物园体系,持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要以碳达峰碳中和为契机推动绿色转型发展,谋划建设一批风光储一体化重大能源项目,培育500亿元绿色能源产业集群,深化水泥、陶瓷、化工、小五金等重点行业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按照产业生态化要求推进节能减排降耗,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鼎湖山 西江日报记者吴勇强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