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农固本,国之大纲。党的十八大以来,怀集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推动形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的良好局面,广袤的田野上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在怀岭大地上徐徐铺展开来。
怀集县总人口110多万,辖区3.15万贫困人口占全市8.82万贫困人口的三分之一,41个省定贫困村占全市111个的三分之一,是肇庆市脱贫攻坚战主战场。截止2020年底,全县41条省定贫困村全部达标退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2万户3.15万人全部实现脱贫。
省定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41条省定贫困村“后队变前队”,建成美丽宜居乡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贫困户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全县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实现产业、就业帮扶全覆盖,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1.78万元,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民生兜底保障政策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脱贫户基本生活、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保障和兜底政策实现100%覆盖。怀集县脱贫攻坚工作呈现出根本性、历史性、标志性三大变化,乡村振兴高质量开局进入“快车道”。
“以前我们村里面是污水横流,臭气熏天,家禽随处可见,村民保护环境的意识也不高。”大岗镇上石村党总支部书记石超进感慨道,近年来,通过发动村民筹资建设了文化楼、文化广场、小公园、小花园和村道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上石村的其他自然村也不甘落后,纷纷效仿,形成了浓厚的人居环整治氛围。
“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党支部带领理事、党员、干部、群众主动积极参与已经成了常态化,并形成了月集中周分散日保洁的长效工作机制,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大岗镇上石村党总支部书记石超进说道。
近年来,怀集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制定人居环境攻坚行动方案、巡查方案,立足自身,对照先进、学以致用,通过共同努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怀集各乡镇内各村基础设施及配套完善,道路宽敞平整,村容村貌焕然一新。19个乡镇的自然村已逐步完成道路硬底化、雨污分流、创建四小园,美丽宜居村创建,农村厕所革命工作全面完成。村庄保洁覆盖面达到100%,村庄环境保洁机制、农村公厕管护机制、生活污水运营维护机制全面建立,“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务基本完成,农村民生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呈现新面貌,广袤乡村焕发着无限生机。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近年来,怀集以精益求精的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理念,聚焦农业价值链和产业链延伸,着力打造具有怀集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努力加快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
2020年12月,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检测中心揭牌运营;2021年1月,肇庆全发大西南农产品进出口服务平台投入使用,让怀集以及周边地区的优质农产品可直供港澳,大大缩短了产品的检验成本和运输成本。并通过建设农产品进出口服务平台,与贺州、云南、贵州等大西南地区开展产销合作种植,进一步凸显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优势。
“全发公司是省级蔬菜产业园以及稻蔬产业园牵头实施主体,可以提供最优质的供港原料,满足‘菜篮子’工程的需求,每天平均发车两到三车,大概20吨到30吨。我们现在就是大面积进行开荒,相信在不久,我们的田面就是一片绿油油,非常好看,我们将以高品质高质量的蔬菜供向大湾区。”肇庆全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马乃尧说道。
此外,怀集县农业产业园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转变,怀集农业产业园自2018年开始建设,目前有丝苗米产业园、蔬菜产业园、稻蔬产业园等省级农业产业园3个,玫瑰-百香果、花卉等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其中,怀集蔬菜产业园区覆盖冷坑镇、马宁镇、岗坪镇、幸福街道,通过产业发展,园内蔬菜种植面积达5.8万亩,较创建前增长40.9%,园区内蔬菜一二三产综合产值达10亿元,形成种植、加工、研发、休闲体验、品牌销售等一二三全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的模式。
近3年以来,省、市级财政陆续投入财政资金扶持农业产业园建设、“一村一品”建设、扶持经营主体发展等涉及农产品加工和仓储项目共10多个,涉及财政资金5000多万元,推动农产品加工和仓储物流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如今的怀集,美景如画、产业兴旺、生活富足,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未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怀集县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奋进力量书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五彩芳华,绘就怀集乡村振兴壮美画卷,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