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幸福的基础。医疗卫生事业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近年来,怀集县积极推动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强化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医疗服务体系,提升医疗保障水平,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远、看病贵”难题,不断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
完善医疗卫生设施建设 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从挂号缴费需要花长时间排队等待,到在医疗自助缴费机上面轻轻一刷即可办成;从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老三样”到不断引进螺旋CT机、DR数字化摄影系统、核磁共振等先进医疗设备;从昔日简易的门诊到今日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大医院,怀集县不断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医疗机构布局,改善医疗环境、提升服务能力。前来县人民医院检查身体的邓女士告诉记者,对比以前,如今医院的医疗自助机可以实现挂号、缴费、化验单、检验影像胶片打印等,十分便利,节省了就医时间和精力。 此外,为切实解决目前县级四大公立医院存在业务用房严重不足、病患住院难、交通堵塞影响应急救援和医院发展的问题,自2018年起,怀集县积极推进县人民医院新院、县中医院新院、县妇幼保健院新院和县第三人民医院新院建设,总投入资金约18亿元,建筑面积25.96万平方米,新增床位总数2204张、停车位1900个。目前,县中医院新院和县妇幼保健院新院、县第三人民医院新院、县人民医院感染楼项目均进入收尾工程阶段,预计今年投入使用;县人民医院新院项目均已进入装修阶段,预计于2023年投入使用。县级四大公立医院新院投入使用后可以大大改善就医环境,医院硬件设备方面也会有质的提升,将更好满足广大群众就医需求。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水平
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远”问题
“前段时间我叔叔不小心摔倒后导致手部骨折了,现在连麦卫生院就医环境好了、医疗设备有所更新,也有专业的骨科医生,于是我们选择就近治疗,也不用跑到县城去了,直接在本地做骨折治疗,实现了小病不出乡镇。”正在陪叔叔到卫生院做骨折康复护理的黄先生如是说。 近年来,怀集县围绕基层医疗机构存在“房屋破小、设备老化”等问题,努力补齐公共卫生服务短板,提升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改善基层老百姓的就医环境。2016-2019年,怀集县投入1.2亿元,对全县18间乡镇卫生院进行升级改造,共新增业务用房面积3.15万平方米;投入5130万元,建成村级规范化村卫生站263间,每间村卫生站建筑面积基本达到80平方米以上,统一设置诊断室、候诊室、治疗室等功能科室并配置必需的医疗设备。为加强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怀集县积极开展“千人强基计划”,吸引了78名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卫生人才到县基层医疗机构服务。2018-2021年,怀集县医疗机构共招聘专业技术人员639人,进一步增加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总量。 此外,冷坑镇作为怀集县人口大镇,2017年以二甲医院的标准动工建设县第二人民医院,总投资2亿多元,占地面积80亩,总建筑面积为3.39万平方米,设置床位数300张,于2020年12月全面投入使用,进一步满足当地及周边乡镇群众的医疗需求,大大改善了基层群众的就医条件。 “我们怀集县冷坑镇中心卫生院搬迁到新址后,提升为怀集县第二人民医院,全院引进并配齐了CT、四维彩超、胃肠镜等一批现代化大型医疗设备,辐射周边马宁、岗坪、蓝钟等乡镇30多万人口,整体提升了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怀集县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卢发浪表示。
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地见效 成效惠及人民群众 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怀集县坚持促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坚定不移推动医改落地见效、惠及人民群众。2022第一季度,县域内住院率为88.1%,排在全市第一名,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怀集县正加快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在改革上下功夫,通过将17间乡镇卫生院、2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整合到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医院,进一步健全医管委、医管中心、医共体等组织机构,明确任务与职责,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为提升怀集县中医药服务能力,全面加强县中医院标准化、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和中药房、乡镇卫生院中医馆等项目建设,并加强推广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建立了全县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队伍和专家指导组,做到镇、村全覆盖,确保基层中医药人员、临床类别医生和乡村医生培训率达100%。2021年,怀集县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成功完成创建任务,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更好地使用中医药服务广大群众。 2019年,怀集县实现市域内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大大压缩医疗救助报销时间,医保报销结算更快捷了,参保患者医疗费用垫付的压力也就减轻了。此外,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从2012年一级、二级、三级医疗机构支付比例分别为75%、65%、50%到2022年一级、二级、三级医疗机构支付比例分别为90%、80%、70%,最高支付限额从2012年的10万元提高到2022年的22万元,进一步群众减轻就医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