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5日至8月19日,怀集县采取“线下集中教学+线上交流研讨”的教学方式,举办为期四个星期的生猪产业人才系列公益培训班,对235名来自本地生猪产业不同领域的产业人才进行了培训,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进一步培育壮大产业人才队伍,助力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生猪产业人才系列公益培训班,打破常规培训模式,创新培育方式方法,采取“每周一主题”的方式,根据生猪全产业链各环节从业人员的实际需求,精准开展有针对性的“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生猪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生猪饲养管理及病害防治、猪肉市场和肉类深加工(预制菜)、粪污资源化利用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四大主题,针对性强、内容丰富、重点突出,涉及生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较好地满足了产业链条各环节产业人才的培训需求。
培训班按照每周主题分别邀请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李华教授、白挨泉教授等6名在行业内享有很高知名度的专家现场授课。各位专家教授用灵活的教学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的实践案例,深入浅出地向学员们传授知识、解答疑惑。同时,充分利用“线上”渠道,加强交流研讨,及时帮助学员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学员们纷纷表示本次培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针对性,切切实实学到了知识和本领。
本次培训班所有课程全部免费,不收取学员任何费用。同时,为扩大学员覆盖受益范围,打破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公益培训班的所有课程均制作成精品课程电教片存档,接下来将不定期组织有培训需求的产业人才进行线上学习,进一步提高了本次培训班的公益价值,为生猪产业人才培养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力活水”,助推怀集生猪产业全链条的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怀集县委近年来高度重视本地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的人才培育工作,以西江产业人才计划项目《怀集县生猪产业人才建设工程》为依托,搭建产业人才平台载体,大力培育生猪产业本土人才,全面提升怀集生猪产业的数字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水平,促进全县生猪产业的规模发展。自该项目实施以来,申报建立省级博士工作站,成立生猪行业协会,推动建成动物医院、粪污资源化利用基地、病死禽鸟无害化处理中心等,培育本土产业人才400多人次,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厚实人才根基。

